恐懼與貪婪指數衡量的是什麼
恐懼與貪婪指數是一種情緒分析工具,用來追蹤驅動市場行為的投資者情緒。它以 0 到 100 的簡單刻度來衡量投資人的操作究竟是出於恐懼還是貪婪。這一概念源自華倫·巴菲特的名言:「別人在貪婪時要恐懼,別人在恐懼時要貪婪。」
該指數的原理相當直觀:恐懼可能會讓價格跌到低於其真實價值,而貪婪則可能推高價格,超過資產的實際價值。透過這項工具,交易者能捕捉這些情緒的極端狀態,隨時獲取市場心理的一個快照。
傳統股票市場和加密貨幣市場都有各自版本的恐懼與貪婪指數。尤其在加密市場中,這個指數格外受歡迎。原因在於,加密市場以情緒波動劇烈而聞名,僅僅因為情緒驅動,價格在一天之內就可能漲跌超過 20%。
查看 BTC 在 LBank 的市場表現
BTC()價格
恐懼與貪婪指數的起源:股市版本
CNNMoney 在 2012 年春季創建了第一個恐懼與貪婪指數。這個時機十分關鍵。世界才剛從 2008 年金融危機中倖存下來,歐洲正面臨債務危機,投資者亟需更好的方式來解讀市場情緒。
Lex Haris 和 Paul R. La Monica 在 CNNMoney 領導了這個項目。他們想要打造一個超越現有工具(如 CBOE 波動率指數 VIX)的新東西。VIX 僅僅衡量預期波動性,而新指數要捕捉的是市場實際的情緒狀態。他們的目標是「一眼之間就能看出驅動投資人資金流動的底層力量」。
CNN 的恐懼與貪婪指數追蹤七個關鍵指標,包括股價動能、價格強度與廣度,還涵蓋買權與賣權期權、市場波動性、高收益債券需求,以及避險資產需求。每個組成部分都能揭示投資者行為的不同面向,合在一起便能勾勒出完整的市場情緒圖景。
恐懼與貪婪指數: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市場需要自己的版本。因為加密價格比傳統資產波動更劇烈,情緒扮演的角色也更大。兩家公司挺身而出,創建了專屬於加密市場的恐懼與貪婪指數。
Alternative.me 推出了最早的加密恐懼與貪婪指數之一。他們的版本高度聚焦於比特幣,追蹤比特幣價格走勢、交易量以及社群媒體活動。該公司計畫將指數擴展至其他主要加密貨幣。但批評者指出,這種比特幣中心化的設計存在偏差,可能無法準確反映山寨幣市場的情緒。
CoinMarketCap(CMC)隨後構建了一個更全面的版本。他們注意到現有工具過於集中於比特幣,而加密市場當時已經擴展到超過兩萬種代幣。CMC 希望打造一個能夠捕捉整體市場情緒的指數。他們的版本使用不同的數據來源,關注前十大加密貨幣,而不僅僅是比特幣,從而能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情緒視角。
圖片來源:CMC
恐懼與貪婪指數的刻度運作方式
所有版本的恐懼與貪婪指數都使用相同的 0-100 刻度。數字非常容易理解。得分為 0 代表極度恐懼。得分為 100 代表極度貪婪。中間的 50 表示情緒中立。
這個刻度可以劃分為四到五個區間:
- 0-24:極度恐懼 —— 市場超賣,價格可能過低
- 25-49:恐懼 —— 謹慎情緒佔主導,存在賣壓
- 50-74:貪婪 —— 樂觀情緒上升,買盤壓力增加
- 75-100:極度貪婪 —— 市場可能超買,價格可能被推高
這些區間幫助交易者快速評估市場狀況。你不需要複雜的圖表或數據分析,一個數字就能告訴你市場情緒所處的位置。這種簡單性讓該指數在新手與有經驗的交易者之間都很受歡迎。
指數的組成與計算方法
不同的加密貨幣指數使用不同的公式。它們追蹤的組成要素差異顯著。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你選擇應該關注哪一個指數。
指數 | 主要組成部分 | 市場側重 |
Alternative.me | 波動率 (25%)、動能/交易量 (25%)、社交媒體 (15%)、比特幣主導地位 (10%)、Google 趨勢 (10%) | 以比特幣為中心的方式 |
CoinMarketCap | 價格動能(前十大加密貨幣)、波動率(BVIV 與 EVIV)、衍生品市場(買權-賣權比率)、市場結構(SSR)、專有社交數據 | 全面加密貨幣市場 |
圖片來源:Alternative.me
Alternative.me 指數最重視波動率與動能。它衡量比特幣在 30 天和 90 天內的價格波動,也追蹤交易量的變化。社交媒體佔 15% 的權重,該指數會監測像 Twitter 這類平台上的加密貨幣標籤。比特幣主導地位同樣重要,當比特幣市佔率上升時,通常意味著投資者因恐懼而逃離山寨幣。
CoinMarketCap 採取了不同的方法。他們分析前十大加密貨幣(不含穩定幣),以獲得更全面的市場覆蓋。他們使用 Volmex 推出的比特幣與以太坊隱含波動率指數。衍生品市場數據則提供買權-賣權比率,顯示交易者預期價格會上漲或下跌。穩定幣供應比率(SSR)比較比特幣市值與主要穩定幣的規模,當人們持有穩定幣而不是比特幣時,這意味著市場處於謹慎狀態。
作為逆向信號解讀指數
恐懼與貪婪指數最有效的用途是作為逆向指標,這意味著要反向操作大眾情緒。當所有人恐懼時,便尋找買入機會;當所有人貪婪時,就考慮賣出。
極度恐懼常出現在市場底部。恐慌性拋售會讓價格被壓得過低,資產被低估。精明的投資者會把這些時刻視為進場點。老交易格言說:「當街上滿是鮮血時買進。」這個指數能幫助你在恐慌中找到這些機會。
極度貪婪則出現在市場頂部。當市場陷入狂熱,人人都以為價格會永遠上漲,新投資者不顧風險蜂擁而入。老練的交易者知道這正是即將發生回落的時刻。當市場「派對太瘋狂」時,指數會發出警告。關鍵在於耐心,要等到極端讀數才行動。不要因小幅變化而操作,55 與 60 之間的差異無關緊要。但若指數從 85 跌到 25,則代表出現重大轉折。這些極端波動往往帶來最佳的交易機會。
歷史價格相關性與市場里程碑
實際數據顯示,該指數與比特幣價格走勢有明顯的關聯。
2021 年 11 月 9 日,指數達到 84(極度貪婪),隔日比特幣創下 69,044 美元歷史新高。這正是貪婪頂點的典型案例,媒體鋪天蓋地,人人瘋狂買入。指數準確捕捉了市場頂部。一年後的 2022 年 11 月 9 日,比特幣跌至 15,922 美元,指數顯示 29(恐懼),市場徹底反轉。
該指數還記錄過一些極端數值。2019 年 6 月 26 日創下歷史高點 95。2022 年 6 月 19 日則跌至歷史低點 6,當時正值殘酷的熊市,多家加密公司接連倒閉。雖然 FTX 尚未崩盤,但 Luna 與 Celsius 已經爆雷,投資者陷入極度恐慌。
圖片來源:BTC 價格圖表(周),LBank
2024 年 12 月迎來另一個里程碑。比特幣觸及 109,000 美元,指數讀數為 88(極度貪婪)。但幾個月後出現了有趣的情況:2025 年比特幣進一步推高至約 124,400 美元,這一次指數僅顯示 68(貪婪),市場情緒明顯冷卻。這表明市場已經成熟,機構投資者開始進場。這些專業參與者不像散戶交易者那樣容易被情緒左右。
近期市場動態與社交媒體趨勢
恐懼與貪婪指數已成為社交媒體現象。交易者經常分享指數截圖。像 X(前身為 Twitter)、Threads 和 Bluesky 等平台每天都能看到相關貼文。
在極度恐懼時,各種迷因層出不窮。人們會發佈指數顯示個位數的截圖,配上「沒事,這很正常」之類的文字,並搭配火海中的房間圖片。這些貼文多帶有諷刺意味,幫助交易者用幽默來消化投資組合的虧損,同時也讓更多人認識這個指數。
近期的市場事件也考驗了該指數的準確性。2025 年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的關稅政策引發全球市場混亂,貿易戰的恐慌迅速蔓延,指數跌入極度恐懼區間,這與傳統市場的恐慌情緒相呼應。加密貨幣市場不再能與宏觀事件脫鉤。
CMC 指數的推出則是一個重要發展,它解決了比特幣偏向的問題。加密市場已經大幅多元化,以太坊、Solana 等鏈都建立了完整的生態系統。僅追蹤比特幣的指數會忽略市場的重要部分。CMC 採取更廣泛的方式,為交易者提供更全面的資訊,並將數據透過 API 對外開放,讓開發者能夠基於即時情緒數據打造工具和應用。
恐懼與貪婪指數時間線
透過了解該指數的發展歷程,你能更清晰地理解它目前的形態。
VIX 的出現
VIX 指數誕生,成為傳統市場的首個主要恐慌指標
CNN 指數登場
CNNMoney 創建了股票市場的原始恐懼與貪婪指數
加密版本
Alternative.me 將該概念引入加密貨幣市場
加密指數高峰
加密指數創下 95 的歷史新高
比特幣歷史高點前夕
指數讀數為 84,比特幣隔日觸及 69,044 美元
熊市低谷
指數記錄歷史低點 6
CMC 多幣種指數
CoinMarketCap 推出全面涵蓋多加密貨幣的指數
比特幣達 10.9 萬美元
比特幣觸及 109,000 美元,指數為 88
市場成熟信號
比特幣達到 124,400 美元,但指數僅顯示 68,顯示市場已趨成熟
這份時間軸展示了該工具的演進過程。每一個版本都變得更加精細。數據來源不斷擴展,計算方式持續改進。但核心概念始終不變——恐懼與貪婪依舊驅動市場。
交易者使用恐懼與貪婪指數的原因
恐懼與貪婪指數提供了多個實際優勢。它捕捉了其他工具無法反映的定性數據。傳統的技術指標僅僅關注價格和交易量,卻無法衡量社群媒體情緒或 Google 搜尋趨勢。而這個指數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
透過情緒,理解波動性變得更加簡單。當指數顯示極度恐懼時,你就知道市場的波動性將會很高。交易者可以相應調整持倉規模。他們可以使用更寬的止損位,並準備好應對更大的價格波動。情緒背景幫助他們更好地管理風險。
這個指數也能提示潛在的趨勢反轉。市場很少會永遠單邊上漲或下跌。極端讀數往往出現在重大轉折之前。95 分不代表價格會繼續上漲,它通常意味著漲勢即將耗盡。10 分不代表還會繼續暴跌,它往往標誌著底部的到來。
新聞與社群媒體的影響得到了量化。你不需要花數小時翻看 Twitter,也不需要追蹤上百個新聞來源。這個指數會替你完成這些工作。它處理海量資訊,並將這些資訊轉化成一個數字。
需要注意的重要局限
沒有任何指標是完美的。恐懼與貪婪指數也有明顯的局限性。在依賴它做出交易決策之前,你需要了解這些潛在問題。
恐懼與貪婪是一個滯後指標。它反映的是已經發生的事情。它依靠過去的價格走勢、昨日的社群媒體貼文以及上週的交易量。這意味著它無法預測未來。今天的高分不保證明天會如何。市場可能長時間停留在極度恐懼或極度貪婪的狀態。情緒量化本身就很困難。社群媒體的情緒分析並不完美。演算法可能無法識別諷刺,也可能誤判迷因。有人說「比特幣已死」可能只是在開玩笑,但指數會把這些貼文當作真正的恐懼,這就會在數據中引入噪音。
與傳統指標相比,該工具的歷史數據不足。加密版本僅有數年的記錄,而傳統市場已有數十年的資料來驗證其指標。我們還無法確定加密版恐懼與貪婪指數在多個完整市場週期中會如何表現。隨著加密市場的成熟,它的效果可能會有所不同。
比特幣偏倚依然存在於部分版本中。Alternative.me 的指數高度聚焦於比特幣。然而近年來比特幣的主導地位已經從 70% 以上降至 50% 以下。一個僅追蹤比特幣的指數,可能會在山寨幣暴跌時仍顯示極度貪婪,對專注於其他加密貨幣的交易者來說就會產生誤導。該指數完全忽略了基本面。它不考慮採用率、監管進展或技術改進。一個專案可能代碼崩潰、基礎設施失敗,但如果社群媒體情緒是正面的,指數就會顯示貪婪。僅靠情緒無法做出投資決策。
將指數納入交易策略
恐懼與貪婪指數作為多種工具中的一個效果最佳。你絕不應僅憑情緒讀數進行交易。將它與其他工具結合使用,例如比特幣彩虹圖、技術分析和基本面研究。
首先要識別極端讀數。等待低於 20 或高於 80 的分數。這些代表情緒的極端狀態。不要追逐每一個小波動。從 45 到 55 的變化並不構成交易機會。但從 75 掉到 15,卻意味著重大轉折。
使用指數來驗證你的技術分析。假設你在關注比特幣 30,000 美元的支撐位,價格在這個位置反彈。你再檢查恐懼與貪婪指數,發現它顯示極度恐懼在 12。這樣的組合會讓你更有信心。技術支撐加上極度恐懼,構成強烈的買入信號。兩個指標同時指向同一方向。
根據情緒調整你的倉位規模。當指數顯示極度貪婪時,縮小倉位,鎖定部分利潤,讓盈利持續但保護已得收益。當指數顯示極度恐懼時,可以更積極地操作,增持優質項目。當大家都在恐慌時,風險報酬比會更好。
比較不同版本的指數。查看 Alternative.me 與 CoinMarketCap 的數據。如果差異明顯,要深入調查,理解為什麼讀數不同。這能幫助你了解市場不同部分的狀況。比特幣的情緒可能與山寨幣完全不同。永遠記得 DYOR(自行研究)。這個指數告訴你群眾的想法,但它並不揭示真相。一個專案可能基本面糟糕,但情緒積極。別因為大眾貪婪就買入,也別因為大眾恐懼就賣出。把情緒當作輔助背景,而不是唯一依據。
加密市場成熟度的演進
價格與情緒之間的關係變化,揭示了一個重要故事。比較 2021 年和 2025 年比特幣的歷史高點。在 2021 年,極端價格伴隨著極端貪婪。指數在比特幣 69,000 美元的高點前一天達到 84。當時所有人都在狂熱買入。
到了 2025 年,比特幣漲到 124,400 美元,但指數僅顯示 68。這代表一個重大轉變。市場已經成熟。機構投資者帶來了更多資金。他們不靠情緒操作,而是遵循系統化策略。他們根據既定規則調整投資組合。他們的參與降低了情緒的極端波動。
這種成熟改變了你詮釋指數的方式。極端讀數可能變得更少見。指數可能更多時間停留在 40-60 的區間。這並不代表它無用,而是需要調整期待值。在機構化市場中,75 分可能就是新的「極度貪婪」。
這個工具會持續演進。新的數據來源會被納入,計算方法會進一步改良。機器學習可能幫助更準確地分析情緒。但人類的核心情緒不會改變。恐懼與貪婪永遠是市場的驅動力。這個指數只不過是幫助你在現代市場中衡量這些永恆力量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