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數字貨幣DeFi

Algorand(ALGO):解決區塊鏈三難問題的高擴展性第一層公鏈

深入探討 Algorand 如何透過純權益證明機制(PPoS))、即時最終確定性與企業級真實應用,同時實現可擴展性、安全性與去中心化。

Algorand(ALGO):解決區塊鏈三難問題的高擴展性第一層公鏈
Algorand(ALGO):解決區塊鏈三難問題的高擴展性第一層公鏈

什麼是 Algorand?

Algorand 是一條具有代表性的第一層(Layer 1)區塊鏈,致力於正面解決著名的「區塊鏈三難困境」。該網路能在維持高度安全性與真正去中心化的同時,每秒處理數千筆交易。Algorand 專為高頻交易與企業級應用打造,被視為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及符合 ISO 20022 標準的金融應用首選區塊鏈。

 

這條鏈能在 4 秒內完成交易最終確定,也就是說,當你發送 ALGO 代幣或與智慧合約互動時,交易幾乎會立即永久生效——無需等待多次確認,也不必擔心交易被重置或取消。當前網路每秒可處理約 1,000 至 5,000 筆交易,並隨著動態區塊時間的優化,峰值容量預期可達 6,000 TPS。

 

交易費用極低,平均不到半美分。多數使用者每筆交易只需支付 0.001 至 0.005 美元,使 Algorand 成為日常支付與微交易的理想選擇。此外,Algorand 自 2021 年起便維持碳中和,其高效的「純權益證明」(Pure Proof-of-Stake, PPoS)共識機制功不可沒。

查看 ALGO 在 LBank 的市場表現

$0
%
最近半年
ALGO

ALGO()價格

ALGO
() $0 24
%
%
ALGO

純權益證明(Pure Proof of Stake)共識機制解析

純權益證明(PPoS)是讓 Algorand 與其他區塊鏈區分開來的核心機制。該系統透過可驗證隨機函數(Verifiable Random Function, VRF)隨機選出每個區塊的驗證者。這場「加密抽籤」在幕後每隔幾秒進行一次,在被選中前,沒有人知道下一位驗證者是誰。

 

整個過程包含兩個主要角色:區塊提議者與投票委員會成員。VRF 會根據參與者持有的 ALGO 數量隨機選出人選。持幣越多,被選中的機率越高,但小額持幣者同樣可以參與。這種設計的關鍵在於隨機性與不可預測性,使攻擊者無法提前鎖定驗證者,因為只有在區塊被提議後,他們的身份才會公開。

 

PPoS 機制能完全避免區塊鏈分叉。協議在進入下一步前只會對單一區塊達成共識,確保交易一旦被記錄,便永久留存在區塊鏈上。與工作量證明(PoW)機制的比特幣(BTC)相比,PPoS 所需的計算資源極低,任何能運行基礎節點的設備都能參與共識。

Algorand 創始人:Silvio Micali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Silvio Micali 於 2017 年創立 Algorand,願景是打造一條能真正應用於現實世界的區塊鏈。Micali 擁有深厚的學術背景與技術實力,他是圖靈獎得主,也是零知識證明、機率加密以及可驗證隨機函數的共同發明人,這些技術是現代密碼學的重要基礎。

 

Micali 花了兩年時間研發純權益證明機制,並於 2019 年 6 月正式推出主網。他認為既有的區塊鏈在性能上妥協過多,比特幣安全但速度緩慢,其他鏈雖然快速卻過於集中化。Algorand 的目標是同時實現速度、安全與去中心化,讓三者能夠兼得。

 

目前,Algorand 基金會設於新加坡,負責推動整體生態的發展,專注於開發者資助、生態合作與治理推進。該團隊已與多個國際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其中包括 Mastercard、FIFA,以及多個正在研究數位貨幣的中央銀行。

ALGO 代幣經濟與質押獎勵

ALGO 代幣在 Algorand 生態系中扮演多重角色。使用者需要 ALGO 來支付交易費用、參與 DeFi 協議,並透過質押(staking)維護網路安全。代幣的最大總供應量為 100 億枚,目前約有 88 億枚在流通中。

 

與其他權益證明(PoS)區塊鏈相比,質押 ALGO 具備多項優勢:

  • 無最低質押門檻
  • 無鎖倉期與解綁延遲
  • 無削減(slashing)風險
  • 獎勵即時發放
  • 目前年化報酬率約為 6% 至 8%

 

ALGO 的代幣經濟模型形成了獨特的市場動態。由於總供應量已接近上限,不會再有通膨稀釋代幣價值。然而,缺乏代幣銷毀機制意味著質押獎勵帶來的拋壓可能影響價格上漲空間。驗證者透過參與共識獲得獎勵,而一般持幣者則可在多個平台上質押 ALGO 以獲取被動收益。

Algorand 虛擬機與智慧合約功能

Algorand 虛擬機(Algorand Virtual Machine, AVM)是網路上所有智慧合約功能的核心。AVM 的特點在於原生支援 Python 與 TypeScript 程式語言,開發者可直接使用熟悉的語言撰寫合約,無需學習像 Solidity 這樣的區塊鏈專用語言。

 

Algorand 提供兩種類型的智慧合約。無狀態(Stateless)合約用於處理簡單操作,例如託管服務與多重簽章錢包,這類合約執行固定邏輯而不在鏈上儲存資料。具狀態(Stateful)合約則支援更複雜的應用,能保存持續性的資料。DeFi 協議、NFT 市場與資產代幣化平台皆屬於使用具狀態合約的應用。

 

Algorand 也內建許多其他區塊鏈需藉由智慧合約才能實現的功能。Algorand Standard Assets(ASA)讓任何人只需透過一次交易即可創建代幣,完全不需編碼。原子轉移(Atomic Transfers)功能能將多筆交易打包在一起,確保要麼全部成功、要麼全部失敗,從而消除代幣交換與複雜 DeFi 操作中的對手方風險。

Algorand 與 Cardano 效能比較

Algorand
交易幾乎即時完成(約 3.8 秒)
手續費極低(低於 0.005 美元)
鎖定目標為每秒 6,000 筆交易(鏈上)
採用純權益證明(PPoS),結果確定無分叉
固定供應量 100 億枚 ALGO(無通膨)
開發者社群規模較小
針對即時支付與企業應用優化
靈活敏捷、更新速度快
VS
Cardano
確認速度較慢(5-20 秒)
手續費較高(0.10-0.30 美元)
理論上可達 100 萬 TPS(Hydra 二層方案,尚未上線)
採用 Ouroboros 權益證明,確定性為機率型
通膨模型,上限 450 億枚 ADA
擁有龐大開發者與社群基礎
聚焦於監管與學術嚴謹領域
由於形式化驗證,開發節奏較慢

Algorand 與 Cardano 都在爭奪企業級區塊鏈應用市場,但兩者採取的路線截然不同。Algorand 著重速度與即時最終確定性,而 Cardano 強調學術嚴謹與形式化驗證。當我們從關鍵指標進行比較時,差異就十分明顯。

 

Algorand 的交易可在約 3.8 秒內完成,並立即達成最終確定;而 Cardano 的交易確認時間介於 5 至 20 秒之間。Algorand 預期在 2025 年可達到每秒 6,000 筆交易的處理能力。相較之下,Cardano 透過其 Hydra 擴容方案宣稱理論上能達到每秒 100 萬筆交易,但這仍屬於概念階段,尚未實現。

 

交易成本方面,Algorand 的手續費始終低於 0.005 美元,而 Cardano 的交易費用介於 0.10 至 0.30 美元之間。這 20 至 60 倍的差距,對於需要頻繁交易的應用而言相當關鍵。此外,Algorand 採固定供應模式,代幣總量上限為 100 億枚;Cardano 則採通膨型設計,代幣總量上限為 450 億枚 ADA。

查看 ADA 在 LBank 的市場表現

$0
%
最近半年
ADA

ADA()價格

ADA
() $0 24
%
%
ADA

最新技術更新與開發者工具

2025 年 9 月推出的 AlgoKit 3.0 是 Algorand 在開發者採用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個工具套件實現了智慧合約開發的完整 Python 整合,開發者現在可以使用熟悉的工具與工作流程來建構、測試與部署應用程式。同時,TypeScript 的支援也進一步擴大了開發語言的選擇。

 

2024 年引入的動態輪次時間(Dynamic Round Times)大幅降低了交易延遲。網路會根據交易量自動調整區塊產生速度,在高峰時段加快出塊,在低流量時期則節省資源。這種自適應機制兼顧效能與能源效率,使整體網路運作更加順暢。

 

自 2022 年 3 月起,Algorand 便開始進行後量子密碼學的準備工作。節點現可生成能抵禦量子電腦攻擊的狀態證明金鑰(state proof keys),這些證明能讓其他區塊鏈在無需信任的情況下驗證 Algorand 的狀態。這項技術確保了網路在量子計算時代來臨後仍能維持長期安全性。

 

AVM 第 11 版新增多項操作碼(opcode),進一步擴展智慧合約的功能。群組層級的資源共享允許同一交易群組中的多個合約共享資源,內部應用呼叫則讓智慧合約能直接調用其他合約。這些改進使複雜的 DeFi 協議在執行效率與成本控制上都有明顯提升。

網路安全與歷史漏洞

自 2019 年主網上線以來,Algorand 的核心協議從未遭受過駭客入侵或惡意利用。其純權益證明機制與拜占庭協議(Byzantine Agreement)為網路提供了強大的安全保障。系統後來也轉換為點對點(P2P)傳輸架構,使資料傳遞更加分散化,進一步強化整體基礎設施的安全性。

 

然而,部分建立在 Algorand 之上的第三方服務曾出現安全事件:

  • MyAlgo 錢包遭駭,造成約 920 萬美元損失
  • 2022 年 1 月 Tinyman DEX 被攻擊,流動性池資金遭竊
  • Algodex 的智慧合約曾出現漏洞風險

 

這些事件屬於應用層的安全問題,並非 Algorand 協議本身的漏洞。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它顯示出主鏈層的安全性始終維持穩固,即使部分應用出現問題,也不會影響區塊鏈本體的完整性。

 

多項獨立安全審計進一步驗證了 Algorand 的設計可靠性。2021 年 Runtime Verification 審查了治理合約,Trail of Bits 與 NCC 在主網啟動前完成全面安全檢測,InCodeWeTrust 於 2019 年進行壓力測試。這些持續的審計紀錄顯示,Algorand 一直致力於遵循最高標準的安全實踐。

Algorand:技術與安全發展時間線

初始安全測試

InCodeWeTrust 於主網前進行壓力測試,確立安全基礎。

2019年

協議零漏洞

自上線以來無協議層駭客事件,PPoS 與 BA* 機制確保穩定性。

2019至2023年

治理合約審計

Runtime Verification 審計治理合約,確認設計安全。

2021年

Tinyman 漏洞事件

Tinyman DEX 遭駭導致資金外流,屬應用層漏洞。

2022年1月

量子防護準備

啟用量子安全狀態證明金鑰,確保長期安全性。

2022年3月

P2P 傳輸升級

導入去中心化 P2P 傳輸協議,提升網路分散度。

2023年

動態區塊時間

區塊時間可隨負載變化自動調整,提高效率。

2024年

AVM v11 升級

新增指令與資源共享功能,強化 DeFi 智能合約能力。

2024年

AlgoKit 3.0 發布

開發者重要里程碑,完整支援 Python 與 TypeScript。

2025年9月

機構採用的挑戰與機會

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是 Algorand 面臨的最大機會,也是最大挑戰。其高速處理、低成本與符合法規的特性,使其成為股票、債券與房地產等資產代幣化的理想平台。儘管多家大型金融機構已在不同場景中測試 Algorand,但實際落地進展仍比預期緩慢。

 

Algorand 對 ISO 20022 標準的相容性,讓它在傳統金融整合方面具備明顯優勢。該標準能讓區塊鏈與現有金融基礎設施無縫溝通,使銀行與支付服務提供商能在不大幅更改技術架構的情況下整合 Algorand。

 

與 Mastercard 的合作展示了企業層面的興趣。這家支付巨頭使用 Algorand 推進多項區塊鏈計畫,此外,數個國家的中央銀行也正評估在央行數位貨幣(CBDC)項目中採用 Algorand。這些高知名度的案例驗證了技術的可行性,但尚未帶動大規模採用。

 

開發者生態的擴展仍是當前重點。位於印度 T-Hub 的 Algorand Startup Lab 為 Web3 新創公司提供支援,資助計畫也鼓勵創新專案在 Algorand 上構建。然而,與以太坊、Solana 等其他鏈相比,Algorand 的開發者社群規模仍相對較小。

風險因素與未來展望

有幾項風險可能影響 Algorand 的成長路徑。首先,固定代幣供應且無銷毀機制,使質押獎勵帶來的拋售壓力持續存在。這種代幣經濟結構可能限制價格上漲,即便網路採用度提高。其次,核心協議開發者人數逐年下降,引發外界對其長期創新能力的擔憂。

 

儘管 Algorand 採用去中心化共識機制,但外界仍對其中心化程度有所質疑。早期網路架構中確實存在較集中的設計,目前正逐步去除。此外,生態成長過度依賴少數大型合作夥伴,也造成一定的集中風險。

 

Layer 1 區塊鏈的競爭日益激烈。新興鏈在效能上已能與 Algorand 媲美,甚至提供更多功能或吸引更龐大的開發者社群。同時,以太坊的 Layer 2 解決方案在速度與成本上接近 Algorand,並保留了進入以太坊龐大生態的優勢。

 

未來的關鍵在於平衡企業應用與更廣泛的用戶採用。Algorand 的技術架構非常適合企業級需求,但若要吸引零售用戶與開發者,可能需要採取不同策略。成功的關鍵在於如何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具體的應用成果,進而推動整個網路的長期增長。

常見問題

ALGO 目前的價格是多少?
什麼是 Algorand?
什麼是純權益證明(Pure Proof-of-Stake)?
誰創立了 Algorand?
ALGO 的最大供應量是多少?
Algorand 與 Cardano 的表現有何不同?
有哪些企業與 Algorand 合作?

線上客服

客服團隊

剛剛

親愛的 LBank 用戶

我們的線上客服系統目前遇到連線故障。我們正積極修復這一問題,但暫時無法提供確切的恢復時間。對於由此給您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如需幫助,您可以透過電子郵件聯繫我們,我們將盡快回覆。

感謝您的理解與耐心。

LBank 客服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