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市場迎來了一位重量級新玩家。Plasma 在 2025 年 9 月啟動主網,初始流動性超過 20 億美元,背後投資方包括 Peter Thiel 和 Tether。該專案自稱是第一個專門為穩定幣而建的 Layer 1 區塊鏈。大多數現有區塊鏈是通用型設計,而 Plasma 想解決的是:在非專門為高頻穩定幣支付打造的網路上,經常出現的效率和成本問題。
多年來,TRON 一直主導穩定幣結算市場。在 Plasma 上線時,TRON 的總鎖倉價值(TVL)達 61 億美元。然而 Plasma 在啟動僅一週內,就迅速累積到 56 億美元 TVL。這種爆發式的增長,顯示 Plasma 對 TRON 地位的真正挑戰。未來幾年,這兩條網路的競爭,將深刻影響全球穩定幣的流通格局。
查看 XPL 在 LBank 的市場表現
XPL()價格
XPL() 當前價格為 $0,過去 24 小時內漲跌 %,最近半年內漲跌 %。如需更多信息,請立即查看 XPL 價格。
XPL 的價格表現與市場前景
XPL 上線時展現了強勁的價格走勢。代幣初始市值超過 24 億美元,掛牌後價格穩定維持在 1.20 美元以上,並在首個週末最高漲至 1.88 美元。隨著最初的熱度消退,價格回落至約 1.30 美元。
目前,XPL 被視為「低流通量」代幣。團隊與投資人的大部分代幣將鎖倉至 2026 年,上線時僅有 8% 的生態配額解鎖。美國公募參與者要到 2026 年 7 月才能出售。有限的流通供應為價格提供支撐,但明年的大規模解鎖可能帶來拋壓。分析人士認為,有幾個因素可能推動 XPL 上漲。網路 TVL 的快速增長顯示出真實使用需求,DeFi 協議正在 Plasma 上構建並帶來流動性,對 Tether 採用零手續費結構為網路提供了清晰的價值定位。一些價格預測認為隨著持續採用,XPL 有望升至 2.50 美元。
不過,風險也不容忽視。Plasma 作為全新網路,仍缺乏長期驗證。自 2026 年起的大規模解鎖將加大拋壓。來自 TRON 與其他公鏈的競爭依然激烈,而整體加密市場走勢也將直接影響 XPL 的價格表現。在上線數週後,XPL 的交易量依然維持高位,衍生品平台的未平倉合約保持活躍,顯示投資人興趣並非僅止於上市初期的炒作。未來幾個月的表現將揭示這股動能能否延續。
Plasma 與其他區塊鏈的不同之處
Plasma 是一條基於權益證明(PoS)的 Layer 1 區塊鏈,完全相容 EVM。開發者可以使用 MetaMask、Hardhat、Foundry 等熟悉工具。該網路每秒可處理超過 1,000 筆交易,區塊時間不到一秒。這些技術規格雖然穩健,但並非革命性突破。
真正的差異在於 Plasma 為穩定幣量身打造的功能。該網路透過專屬的支付代理系統,為 Tether(USD₮)提供零手續費轉帳,讓結算與轉帳成本幾乎降至零,直擊 TRON 最核心的應用場景。
Plasma 還包括一個原生的比特幣跨鏈橋,採用最小信任設計,允許用戶將 BTC 直接引入 EVM 環境,而無需依賴中心化託管方。主網上線時即整合了發卡、全球出入金管道與合規工具,讓開發者能夠快速構建支付應用,而不必依靠第三方拼湊服務。
Plasma 背後的團隊與融資
Plasma 由 Paul Faecks 和 Christian Angermayer 共同創立。Faecks 之前曾共同創辦過加密基礎設施公司 Alloy;Angermayer 則是一位知名企業家與投資人,以經營 Apeiron Investment Group 而聞名。團隊從一開始就獲得了強大的財務支持。
該項目總共籌集超過 7,500 萬美元。A 輪融資由 Framework Ventures 和 Bitfinex 共同領投,其他參與者包括 DRW/Cumberland 和野村證券。2025 年 5 月,Peter Thiel 的 Founders Fund 也加入投資。Tether 的 Paolo Ardoino 亦對該項目提供支持。
公募階段同樣引起了巨大關注。用戶共存入超過 10 億美元的穩定幣,以換取購買 XPL 代幣的資格。此次公募的估值為 5 億美元。這種機構與散戶雙重高度關注,為 Plasma 主網的成功啟動奠定了基礎。
Plasma (XPL) 融資時間線
種子輪融資
Bitfinex 領投未公開融資,募資 350 萬美元,用於早期開發。
A輪增長
Framework Ventures 與 Bitfinex 共同領投 2400 萬美元 種子/A輪融資。
Founders Fund 策略投資
Founders Fund 進行未公開戰略投資,提升機構信任度。
Echo 公開代幣銷售
Plasma 透過 Echo 公募代幣銷售,籌集 5000-5100 萬美元。
XPL 代幣設計與分配
XPL 是 Plasma 區塊鏈的原生代幣,初始總供應量為 100 億枚。代幣的分配劃分為四大類:
- 生態與增長(40%):分配 40 億枚 XPL,用於戰略擴張、流動性計劃以及推動機構採用。
- 團隊(25%):分配 25 億枚 XPL,獎勵現有團隊與未來的貢獻者。
- 投資者(25%):分配 25 億枚 XPL,售予風險投資公司及戰略支持者。
- 公開銷售(10%):分配 10 億枚 XPL,發放給參與存幣活動的用戶。
圖片來源:Plasma Docs
解鎖時間表的設計目的是避免即時拋售壓力。生態配額中僅有 8%(8 億枚 XPL)在上線時解鎖。這些代幣用於 DeFi 激勵與交易所整合。其餘 32% 將在三年內按月解鎖。團隊與投資者的代幣遵循更嚴格的安排。其中三分之一設有一年的崖期,其餘部分在隨後兩年內按月釋放。美國以外的公募參與者在上線時即可完全解鎖代幣。美國購買者則面臨 12 個月鎖倉,將於 2026 年 7 月 28 日結束。
Plasma 採用權益證明共識機制。驗證者質押 XPL 以確保網路安全並獲取獎勵。為了給驗證者發放獎勵,網路初始年通膨率為 5%。該比率每年下調 0.5%,直至降至 3% 的基準水平。Plasma 也實施 EIP-1559 銷毀機制。基礎交易費會被永久移出流通。這有助於抵消驗證者獎勵帶來的通膨。
主網上線與市場反應
2025 年 9 月 1 日標誌著 Plasma 主網測試版的上線。網路啟動時的初始流動性超過 20 億美元。超過 50 個 DeFi 協議在第一天就於 Plasma 上線。Aave、Ethena 與 Curve 是首批合作夥伴之一。上線同時進行了空投,甚至小額貢獻者也獲得了超過 9,300 枚 XPL 代幣。
XPL 在包括 LBank 在內的主要交易所亮相。代幣開盤時的市值超過 24 億美元。上線後價格立即維持在 1.20 美元以上。於上線週末觸及 1.67 美元高點,之後回落至約 1.33 美元。交易量非常可觀。Hyperliquid 的成交量達到 7.63 億美元。Hyperliquid 的數據顯示,超過 56% 的巨鯨交易者在 XPL 上持有多單。即使最初熱度消退後,未平倉合約仍高達 16 億美元。
在前 24 小時內,超過 11 億美元的穩定幣透過 LayerZero 從以太坊與 Arbitrum 跨鏈至 Plasma。網路的總鎖倉量快速增長。到第一週結束時,Plasma 的 TVL 超過 56 億美元。這使其領先於 Arbitrum 和 Base 等成熟公鏈。有報導稱,Plasma 在上線週末的總流入超過 70 億美元。
Plasma 與 TRON 的比較
TRON 多年來一直是穩定幣轉帳的主導網路。憑藉低手續費和高吞吐量,TRON 成為轉移 Tether 的首選。到 Plasma 上線時,TRON 的總鎖倉價值(TVL)達到 61 億美元,每天處理數百萬筆穩定幣交易。
Plasma 在一週內就達到 56 億美元的 TVL,迅速逼近 TRON。兩者的競爭核心在於 TVL 和交易量,目標都是同一個場景:低成本、快速的穩定幣轉帳。
Plasma 的主要優勢是對 USD₮ 提供零手續費轉帳。TRON 雖然手續費不高,但在大量或頻繁交易時累積起來仍然顯著。對此,Plasma 的專門架構還能更好地整合 DeFi 協議和傳統金融基礎設施。
TRON 也有其優勢。它多年來證明了穩定的運行與可靠性,在多個交易所擁有深厚流動性,並且已被許多錢包與服務廣泛支援,用戶習慣並信任 TRON。相比之下,Plasma 還需要證明能長期維持效能與安全。
這場競爭將持續數月乃至數年。TRON 不會輕易放棄其地位,但 Plasma TVL 的快速增長顯示其具備強勁的動能。最終勝出的網路很可能成為全球數兆美元穩定幣價值的主要結算層。
查看 TRX 在 LBank 的市場表現
TRX()價格
TRX() 當前價格為 $0,過去 24 小時內漲跌 %,最近半年內漲跌 %。如需更多信息,請立即查看 TRX 價格。
Plasma 的真實應用場景
Plasma 的零手續費結構,讓許多在其他網路上成本過高的應用成為可能。跨境匯款是其中之一。人們將錢寄給海外家人,傳統服務往往收取高昂費用,銀行還會加上多層成本。透過 Plasma,用戶可以零費用轉帳 Tether,完成國際支付。
在 Plasma 上,小額支付同樣可行。零工經濟的工作者能收取小額收入,而不必被手續費侵蝕。內容創作者可以接受單篇文章或影片的付費。網路原生商業也能透過低成本處理微型交易,這在其他網路上因費用限制幾乎不可行。
全球薪酬發放是另一個強勁的場景。跨國企業可以即時支付給承包商或員工,特別適用於銀行體系有限的新興市場。工作者直接收到以美元計價的穩定幣支付,不必依賴高費用或匯率差不佳的本地銀行。
Plasma 的基礎設施也讓商戶收款更容易。線上商店可即時結算穩定幣支付,線下商戶則能透過整合的卡片解決方案收款。網路內建的合規工具幫助企業符合法規要求。低成本意味著商戶能給出更優惠價格,或保留更多利潤。
超過 40% 的 Tether 持有者將其視為儲蓄工具。Plasma 為高通膨或資本管制地區的用戶提供無需許可的「去銀行化」金融服務。用戶只需要一支手機,就能存取美元計價的儲蓄,參與全球市場與金融服務,而不必依靠傳統銀行帳戶。
Plasma One:在真實世界測試基礎設施
2025 年 9 月 22 日,Plasma 宣布推出 Plasma One。這是一款專為新興市場設計的穩定幣原生數位銀行。手機應用整合了存款、支付和轉帳功能,用戶可直接存取美元計價的帳戶。Plasma One 提供超過 10% 的雙位數收益率,購物則能享有最高 4% 的現金回饋。應用支援實體與虛擬卡片,可在 150 個國家使用。Plasma One 用戶間的轉帳免費且即時。這些功能使其成為傳統銀行服務的直接競爭對手。
圖片來源:Plasma
公司將 Plasma One 稱為其支付系統的「試驗場」。團隊希望在對外開放給其他開發者之前,先在受控環境中測試基礎設施。這種方式能讓他們及時發現並修正問題。一旦經過驗證,其他公司就能基於 Plasma 的基礎設施開發類似應用。
數位銀行的定位展現了 Plasma 不僅僅是區塊鏈的野心。團隊想要打造能與傳統銀行競爭的完整金融產品。若 Plasma One 獲得成功,將能吸引更多開發者打造面向消費者的應用,同時也向大眾展示零手續費轉帳的實際價值。
Plasma 成功對穩定幣市場的意義
Plasma 的快速崛起挑戰了 TRON 長期壟斷的假設。穩定幣市場足以容納多個贏家,不同網路可以服務不同場景與使用者群體。TRON 在亞洲市場的簡單轉帳應用上具備優勢,而 Plasma 則瞄準更複雜的金融應用,結合 DeFi 與銀行基礎設施。
這種競爭將為用戶帶來更低成本。TRON 可能不得不降低手續費,以應對 Plasma 的零費用模式。兩者都會加大對用戶體驗與合作夥伴的投資,最終受益的是使用穩定幣進行支付或儲蓄的群體。
傳統金融機構也在緊密關注這一趨勢。銀行與支付處理商同時視基於區塊鏈的穩定幣為威脅與機會。Plasma 得到彼得·蒂爾等主流投資人的支持,表明機構資金正嚴肅看待穩定幣基礎設施,未來將有更多資金與人才湧入。
監管機構同樣在觀察。隨著穩定幣網路處理的交易量達到數十億美元,政府會要求監管。Plasma 內建的合規工具正好應對這些擔憂。能幫助企業簡化合規的網路,才會成為長期贏家。這個行業需要與監管合作,而不是對抗。
像 Plasma 這樣專為穩定幣設計的網路,標誌著加密基礎設施的成熟。早期區塊鏈想包辦一切,而專業化的網路則能針對特定場景做到最佳化。這一趨勢可能會繼續,未來會出現更多為特定產業或交易類型量身定制的網路。
Plasma 的未來之路
Plasma 在主網上線與 TVL 的快速增長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網路在一週內鎖倉價值接近 60 億美元,吸引了多個主流 DeFi 協議,並推出面向消費者的數位銀行應用。這些成果顯示,這個專案並非僅僅是炒作。
真正的考驗在於接下來的幾個月。隨著解鎖計畫逐步推進,Plasma 能否維持 TVL 的增長?網路能否在高強度使用下保持穩定與安全?Plasma One 能否吸引不熟悉加密貨幣的大眾用戶?這些問題將決定專案的長期成敗。
TRON 不會輕易放棄其市場地位。它有多年的運行記錄與深度整合的生態系。Plasma 需要不斷兌現承諾,持續擴展用戶基礎。穩定幣市場夠大,容得下兩者同時成功。這場競爭最終會透過更好的服務與更低的成本惠及用戶。
對進階加密用戶與投資人而言,Plasma 在穩定幣基礎設施上的進展意義重大。這個專案結合了堅實的基本面、強力的資金支持,以及清晰的價值主張。XPL 是否能成為頂級投資標的還有待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Plasma 已經改變了人們對於未來穩定幣該如何、在哪裡流動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