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ETH notícias以太坊第一多头Tom Lee 在 TOKEN2049:结构性转型将至?ETH大多头眼中的拐点时刻

以太坊第一多头Tom Lee 在 TOKEN2049:结构性转型将至?ETH大多头眼中的拐点时刻

2025-10-01
Tom Lee在TOKEN2049演讲中预测比特币和以太坊将迎来大幅上涨,并认为2025年将是类似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的结构性时刻,华尔街、AI与区块链将汇聚成新拐点。
以太坊第一多头Tom Lee 在 TOKEN2049:结构性转型将至?ETH大多头眼中的拐点时刻

10月1日,新加坡 TOKEN2049 现场,Fundstrat 联合创始人兼 CIO、BitMine 董事长、华尔街策略师 Tom Lee登上 OKX 主舞台,带来主题演讲《自金本位以来华尔街最大的宏观转变》。

近月来,他以连发激进预测再度站上舆论浪尖:比特币有望在宽松周期与四季度季节性驱动下冲击 20 万美元区间,而以太坊年底目标直指 1 万—1.5 万美元,堪称“以太坊第一‘唱多人’”。

而在这一次的演讲中,他试图用一条自1971年延伸至2025年的叙事,解释为什么华尔街、AI 与区块链将汇聚成一个“新拐点”。

Lee 首先以一段“level set”开场。他表示,自己与团队自九年前开始系统研究加密资产,当时比特币约 963 美元。九年后,比特币作为资产类别“进化”,累计回报超过 100 倍。同期英伟达约 65 倍、黄金大致翻了三倍——而以太坊的长期涨幅在他看来更是“超越了比特币”。

从这条“相对收益曲线”,他将镜头迅速拉回 1971 年:尼克松宣布美元终止与黄金的可兑换关系,与金本位告别。在那之后,真正的机会并不只是“做多黄金”,而是华尔街为维持美元主导地位所掀起的金融工程化浪潮——货币市场基金、期货、借记卡、货币与利率互换、指数期货、零息债等一整套工具被创造出来,金融业由此做大做强,时至今日全球市值前 30 的公司中有相当部分是金融机构。

以太坊第一多头Tom Lee 在 TOKEN2049:结构性转型将至?ETH大多头眼中的拐点时刻

Lee 借此提出他的核心判断:2025 年会再度出现类似 1971 年的结构性时刻。

在他勾勒的这条“新1971路径”上,关键变量是“华尔街 × AI × 区块链”。他认为,美国监管与立法层面已铺下若干“底座”——包括为稳定币奠定框架的GENIUS 法案、美国证交会推进的“Project Crypto”,以及“比特币战略储备法案”等议题。

它们共同指向同一件事:用金融工程“合成”想要的收益,再把现实资产做成可以在区块链里流转的代币。就此而言,比特币仍是“OG”级的数字价值储备,但从“另一侧账本”看,华尔街将深度介入并为数字资产创造庞大市场,而最大受益者会是以太坊。

围绕资产定价,他先给出比特币的参照框架:如果黄金来到每盎司 4,000 美元(甚至 5,000 美元)。若比特币网络价值对照黄金若仅按 10% 计,比特币目标价约 14 万美元。但在他看来,这个比例偏低,如果匹配乃至超越黄金,对应便是 140 万至 220 万美元/枚的区间推演。基于此,他对当下约 11 万美元的比特币依旧看多。

以太坊第一多头Tom Lee 在 TOKEN2049:结构性转型将至?ETH大多头眼中的拐点时刻

不过,他更着力铺陈的主线,是“代币化如何从稳定币出发,覆盖经济中一切可计量的要素”。在他的清单里,稳定币是“代币化美元”的起点,而后会延展至股票、信用、房地产、声誉与知识产权等;更“隐形”的度量也会被搬上链并货币化——数据采集、版税分配、会员与忠诚度、Agent AI、以及“人类性证明”(Proof of Human)等。

为什么美国政府在意稳定币?Lee 的答案与 1971 年后的“美元维护战”如出一辙:美元约占全球 GDP 的 27%,却占央行外汇储备的 57%,在金融市场交易中的份额高达 88%,而稳定币几乎 100%以美元计价。

今天稳定币流通量约 2,800 亿美元,财政部门有人士认为不排除成长至 4 万亿美元的可能;一旦稳定币生态合计持有逾 1 万亿美元的美债,它甚至会成为“全球最大美债持有者”。与此同时,“把业务重构到链上”的企业会因结算与流程效率的提升而获得实际收益,这也是代币化的商业动因。

随后,他用一个“原生链公司盈利能力”的对比来强化“上链重做华尔街”的可行性:以稳定币发行方 Tether 为例,他称对方融资估值达 5,000 亿美元、员工大约 150 人,折算到“人均对应市值”远超传统大行;而摩根大通虽市值 8,690 亿美元、员工 31.7 万,但“每位员工对应的市场价值”明显低于前者。

Lee 借此得出结论:以公共链为底座构建的原生公司,显示出强悍的资本效率与利润弹性。

回到他认定的“最大赢家”:以太坊。Lee 的逻辑是,华尔街要在“中立的公共链”上搭建业务,而现实中越来越多机构选择以太坊;他称以太坊当前的 TVL 占比约 68%,过去数个周期里 TVL 也像“地板”一样托住以太坊的估值;他还提到,SWIFT 近日宣布将在以太坊的二层上做迁移试验。

以太坊第一多头Tom Lee 在 TOKEN2049:结构性转型将至?ETH大多头眼中的拐点时刻

价格结构方面,他把以太坊自 2018 年以来视作经历了一段超长整理:2021 年创下阶段高点,随后四年横向震荡,如今正在尝试向上突破。从相对价来看,ETH/BTC 目前在 0.036 左右,长期均值约 0.047,2021 年高点 0.087。“2025 年是以太坊的‘1971 时刻’”,他表示,比值至少回到 0.087 并非天方夜谭。

在情景演算上,他以上述比值套入“比特币年末 25 万美元”的假设:若回到长期均值 0.0479,则以太坊约 12,030 美元;若回到 2021 高点 0.087,则约 22,000 美元;若未来以太坊成为主要支付/结算轨,并使其网络价值与比特币相当,则对应约 62,000 美元。

以太坊第一多头Tom Lee 在 TOKEN2049:结构性转型将至?ETH大多头眼中的拐点时刻

“这还不是天花板”,他补了一句,“整体上我们对以太坊更为乐观”。

为把“做多以太坊”的投资论证落地,Lee 又转向“数字资产财库公司”的资本市场打法:以 MicroStrategy 为样板,自 5 年前启动“发股增持比特币”以来,比特币价格大约涨了 10 倍(从约 1.1 万到约 10.8 万),而 MSTR 股价涨幅约 25 倍,显著跑赢底层资产。

顺着这个思路,他详述了自己担任董事长的 BitMine(口述中亦称 Bitline)的做法:自称为全球第二大以太坊持有的财库公司,融资速度快于 MSTR,流动性充裕,过去约九周“每股持有的以太坊”增加了约九倍。依他设想,此类财库公司不只是“拿货”,还是加密基础设施企业:通过质押为网络安全提供服务、获取收益,并以生态投资的方式推动“华尔街—加密”的跨界。

在现场问答中,第一位提问者追问“是否最终只剩一条链存活,Solana 等是否还有机会”。Lee 回答不必陷入“单链宿命”,现实世界的基础设施与市场组织天然多样,区块链亦如此。

以全球 80 万亿美元 GDP 计,其中约一半本就是金融交易,再叠加版税等要素上链,链上经济活动完全可能扩展到 100 万亿美元量级。若把这些全部压在以太坊上,“那以太坊的价格会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显然市场会留出足够空间给具备专长的其他一层网络,Solana 等仍有大舞台。“不要太部落主义”,他强调,“蛋糕足够大”。

第二个问题聚焦“熊市如何让数字资产财库公司存活”。Lee 给出两条纪律:其一,保持资产负债表干净,不背债、不搞复杂资本结构,以充沛现金缓冲穿越下行;其二,持续提升‘每股所持以太坊’。

即便寒冬 12 个月后到来,只要企业在此期间日复一日累积每股内在价值,那么即使股价在熊市回撤 50%,相较于今天也未必更低。这种“按股本口径持续增持核心资产”的方法,是他眼中对抗周期的根本手段。

结尾处,Lee 再次把时间线拉回开头的比喻:2025 年,像极了新的 1971 年。比特币扮演储备与价值锚的角色,而以太坊将成为创新与代币化的主场;华尔街会在公共链上“重做一遍金融”。

这既是他对宏观的判断,也是他身为“以太坊第一‘唱多人’”给出的押注方向。

Bate-papo ao vivo

Equipe de Suporte ao Cliente

Agora mesmo

Caro usuário do LBank

Nosso sistema de atendimento ao cliente online está com problemas de conexão. Estamos trabalhando ativamente para resolver o problema, mas, no momento, não podemos fornecer um prazo exato para a recuperação. Pedimos sinceras desculpas por qualquer inconveniente que isso possa causar.

Se precisar de ajuda, entre em contato conosco por e-mail e responderemos o mais rápido possível.

Obrigado pela sua compreensão e paciência.

Equipe de Suporte ao Cliente do L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