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andaUSDT berita回归还是招安?Tether、币安、Polymarket 三大加密巨头重返美国

回归还是招安?Tether、币安、Polymarket 三大加密巨头重返美国

2025-09-17
文章探讨了加密巨头如Tether、币安、Polymarket重返美国市场的现象,分析其背后的政治与经济动机,以及美国如何通过监管法案将其纳入金融体系以巩固美元霸权。
回归还是招安?Tether、币安、Polymarket 三大加密巨头重返美国

一个有趣的现象正在发生。那些曾被美国监管的“铁拳”砸向海外,被迫在离岸“野蛮生长”的加密巨头们,如今正像候鸟归巢般,以一种近乎协调一致的姿态,重返美利坚。Tether、币安、Polymarket,这些名字在过去几年里,要么与监管的灰色地带深度绑定,要么是美国司法部长达数年追捕名单上的“头号目标”。

但这究竟是一场浪子回头的商业决策,还是一场精心布局的政治“招安”?如果我们仅仅将此解读为企业寻求合规的商业行为,那便错过了这盘棋局中最精彩的部分。这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阳谋,博弈的双方——华盛顿的建制派力量与加密世界的离岸帝国——在经历了长期的对抗与试探后,发现彼此的利益出现了惊人的交汇点。

这篇故事的主角,并非仅仅是那三家公司,而是美国,这个旧世界的金融霸主,如何在数字时代,通过“招安”曾经的“野蛮人”,来巩固其摇摇欲坠的全球金融领导地位。

这场宏大回归的序曲,由华盛顿亲自谱写。一系列看似是“监管”的法案,实际上更像是发给全球加密资本的“招安檄文”。其中,最具标志性的莫过于已获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批准的《GENIUS法案》。

表面上,这是为支付型稳定币设立的联邦监管框架。但深入其内核,这几乎是为全球最大的稳定币发行方Tether量身定制的“VIP通道”。法案精巧地设计了“许可支付稳定币发行方”(PPSI)这一身份,并允许非银行实体通过与已投保的存款机构合作来获取该牌照。

这背后的战略意图远超市场监管本身。在数字人民币(e-CNY)等主权数字货币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美国决策者意识到,维持美元霸权的最佳方式,或许不是由美联储亲自下场发行CBDC,而是“授权”私营部门,尤其是像Tether这样已经拥有全球最广分销网络的“管道”,去推广与美元1:1锚定的数字资产。正如美国众议员French Hill所言:“稳定币的明确监管途径对于保持美国在数字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至关重要。” 这部法案的诞生,更像是美国将Tether从一个“不受控的美元影子银行”,收编为一支在全球数字经济中推广美元的“非官方海军陆战队”。

与此同时,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对预测市场Polymarket态度的戏剧性转变,也印证了这种从“围堵”到“疏导”的战略转向。CFTC没有选择与这个拥有庞大离岸用户的平台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律战,而是向Polymarket斥资1.12亿美元收购的持牌交易所QCEX发出“不行动函”,务实地将其纳入监管范围。这是一种监管上的智慧:与其让数十亿美元的交易量游离于境外,不如为其提供一条合规的路径,使其在美国的税收和监管体系内运转。

在所有回归者中,Tether的策略最为直接和深刻,它试图上演一出“用魔法打败魔法”的好戏——通过推出一个比现有对手更“合规”的美元稳定币,来攻占美国本土市场。

Tether的“回归”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入侵”,其核心武器是专为美国市场设计的稳定币USAT。其架构设计堪称一次监管工程的杰作:发行方是美国首家联邦特许加密银行Anchorage Digital,储备托管方则是华尔街知名的Cantor Fitzgerald。这套“美国本土豪华套餐”旨在系统性地回应市场对Tether及其旗舰产品USDT长期以来的所有疑虑。

更具深意的,是其人事布局。新成立的美国实体CEO Bo Hines,曾是前总统特朗普数字资产顾问委员会的执行主任,更是《GENIUS法案》在国会山的重要推手。这无异于让“规则制定者”亲自下场成为“运动员”。Tether深知,在美国,商业的成功最终离不开政治的通行证。通过这次任命,它不仅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政策洞察力,更是在向整个华盛顿宣告:我不是来破坏规则的,我是来帮助你们完善并执行规则的。

回归还是招安?Tether、币安、Polymarket 三大加密巨头重返美国

此举无疑是对美国稳定币市场现有霸主Circle的直接宣战。Tether首席执行官Paolo Ardoino对此充满信心,他直言公司的核心优势在于过去11年建立的、完全自主掌控的全球分销网络,并以此“暗讽”竞争对手Circle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与Coinbase等合作伙伴的收益分成协议。Ardoino称:“Tether无需租用分销渠道,我们拥有自己的渠道。” 这种底气源于其强大的盈利能力——公司去年盈利高达137亿美元,使其无需像Circle那样高调寻求上市筹集资金,反而能将利润用于业务投资,目前已在美国投资50亿美元。

然而,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如Bernstein的团队,则冷静地指出了Tether面临的巨大挑战:流动性。分析师认为,仅靠合规性不足以确保成功,USAT需要从零开始构建其在美国的流动性网络。而Circle的USDC已经通过与Coinbase、Bullish等本土机构的深度整合,建立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流动性网络,仅在以太坊上一个月内的增发量就超过90亿美元,其在DeFi稳定币市场的份额已攀升至58%。一场围绕“谁是更正统的数字美元”的叙事战争即将打响。

作为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币安的回归之路最为曲折,也最具象征意义。它需要完成的,是一场从被美国司法体系惩戒的“罪人”,到被市场接受的合规“玩家”的艰难蜕变。

其核心任务是完成一场“政治消毒”。在支付了43亿美元的天价罚款且创始人入狱之后,币安的首要目标是摆脱束缚。据知情人士透露,公司目前正与美国司法部(DOJ)就一项关键条款进行协商:提前移除派驻在公司内部的那名独立合规监察员。这名监察员的存在,如同古代投降的军队被派驻的“监军”,是其“罪人”身份的持续提醒。一旦成功移除,将是币安向美国机构和合作伙伴发出的最强信号:改造已经完成,昔日的“法外狂徒”现已成为值得信赖的金融服务商。

与此同时,一个微妙的信号在社区层面发酵。创始人赵长鹏(CZ)于9月17日悄然将其X账号简介从“ex-@binance”改回“@binance”。这并非无心之举,更像是一种精神图腾的回归,旨在稳固其庞大的全球社区基本盘,向外界展示——即便创始人退居幕后,币安的灵魂依然未变。

回归还是招安?Tether、币安、Polymarket 三大加密巨头重返美国

在清除了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后,Binance.US将直面与Coinbase的商业竞争。但这并非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为了合规,Binance.US提供的币种远少于Coinbase,且缺少保证金交易等高级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其唯一的杀手锏便是极具吸引力的低费率结构。这决定了它的突围策略必须精准而专注:放弃与Coinbase在新手和机构用户上的缠斗,而是集中火力吸引那些对成本高度敏感、对交易功能要求更高的成熟活跃交易者。这不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而是一场关于“血统”的考验:带有“原罪”历史的“外来者”,能否在美国这片强调信任与合规的土壤上,撬动本土冠军的根基。

如果说Tether是政治渗透,币安是司法救赎,那么Polymarket的回归方式则是一场充满硅谷颠覆色彩的“资本政变”。它没有选择漫长的合规申请之路,而是用资本直接改写了游戏规则。

它的策略堪称“闪电战”:斥资1.12亿美元,直接收购了一家已经持有CFTC牌照的交易所QCEX。随后,便以这个合规主体的名义,向CFTC请求并成功获得了那封至关重要的“不行动函”。Polymarket选择“购买”而非“构建”其监管地位,使其得以绕过可能长达数年、耗资巨大且结果难料的法律程序,实际上是“空降”到了合规的终点。

回归还是招安?Tether、币安、Polymarket 三大加密巨头重返美国

支撑这场豪举的,是其背后巨大的资本和政治影响力。该公司由硅谷传奇投资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的创始人基金(Founders Fund)领投,在今年6月主导了其2亿美元的融资。如今,Polymarket正寻求新一轮融资,目标估值可能飙升至惊人的100亿美元,并且提交的文件中暗示了发行代币的可能性。这为其他离岸加密项目提供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模板:当你的资本和影响力足够大时,你可以不按常规出牌,甚至可以改变牌局的规则。

Polymarket的回归,将直接点燃与本土市场领导者Kalshi之间的战火。这不仅是市场份额之争,更是两种意识形态的正面碰撞。Kalshi是一个合规的“守成者”,而Polymarket则是一个加密原生的“反叛者”。这场对决,将考验去中心化的加密精神,能否在中心化的监管框架内茁壮成长,并将最终决定“事件合约”这一新兴资产,究竟是被定义为一种创新的风险管理工具,还是一种需要严格限制的在线博彩。

那么,这究竟是回归还是招安?答案或许是,两者皆是。这场“伟大的美国回归”,远比表面看起来更加复杂。它标志着加密行业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个依靠监管空白野蛮生长的草莽时代。同时,一个新时代正在开启,一个由国家力量、巨额资本和加密原生技术三者相互交织、共同塑造的时代。

华盛顿的阳谋在于,它不再试图消灭加密世界这头精力旺盛的“巨兽”,而是选择为它套上缰绳,引导其冲向自己指定的方向——维护美元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核心地位。而对于这些回归的巨头而言,它们用部分自由换取了进入全球最大资本市场的合法性,以及一个更为确定的未来。

但这究竟是帝国金融霸权在黄昏前的回光返照,还是它成功自我革新、开启下一个百年的黎明?答案尚不可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当曾经的“野蛮人”开始在国会山的宴会厅里与监管者们举杯共饮时,世界金融的版图,已经永远地改变了。

Obrolan Langsung

Tim Dukungan Pelanggan

Baru saja

Pengguna LBank yang terhormat

Sistem layanan pelanggan online kami saat ini sedang mengalami masalah koneksi. Kami sedang berupaya keras untuk mengatasi masalah tersebut, tetapi saat ini kami tidak dapat memberikan perkiraan waktu pemulihan yang pasti. Kami mohon maaf atas ketidaknyamanan yang ditimbulkan.

Jika Anda memerlukan bantuan, silakan hubungi kami melalui email dan kami akan membalas sesegera mungkin.

Terima kasih atas pengertian dan kesabaran Anda.

Tim Dukungan Pelanggan L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