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icioW noticias拧开水龙头:香港稳定币将如何盘活RWA的流动性?

拧开水龙头:香港稳定币将如何盘活RWA的流动性?

2025-08-04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8月生效,旨在打造全球最合规的稳定币体系,推动真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和全球贸易金融发展。该条例要求发行人高门槛合规,确保稳定币与储备金1:1挂钩,使其成为高效、低成本的跨境支付工具。香港借此布局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巩固其全球金融枢纽地位,同时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探索。
拧开水龙头:香港稳定币将如何盘活RWA的流动性?

当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在2025年8月1日正式按下《稳定币条例》的生效按钮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又一条监管规则落地了。然而,如果仅仅将其视为对加密货币世界的又一次“收编”,那便错过了这盘棋局中最精妙的落子。

这并非故事的结局,而是序章的开启。香港此举,远不止于为喧嚣的虚拟资产戴上紧箍。它是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旨在通过打造全球最合规、最可信的稳定币,为两个万亿级的未来市场——真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与全球贸易金融——铺设一条至关重要的底层高速公路。这盘棋的真正目标,是确保在下一代数字金融浪潮中,香港依然是那个不可或缺的全球枢纽。

香港立法会议员邱达根在谈及新规时,一语道破了其本质:“法币稳定币其核心特征是必须100%以高流动性的货币类资产作为储备金……其主要功能还是国际支付,没有半点炒卖的机会。”

这番话描绘出一个与加密世界常见的暴富神话格格不入的形象——一个“无聊”的稳定币。没有算法的杠杆,没有波动的诱惑,只有与储备金1:1挂钩的、几乎刻板的价值稳定性。条例要求发行人必须是在香港注册的实体,持有至少2500万港元的实缴股本,并将100%的储备资产交由持牌银行进行隔离托管,接受严格的审计。这套“高门槛、强监管”的组合拳,几乎将所有热衷于监管套利和金融魔术的玩家拒之门外。

然而,正是这种极致的“无聊”与“合规”,构成了它撬动未来的支点。这颗看似平淡无奇的棋子,精准地落在了RWA生态系统的命门之上。

拧开水龙头:香港稳定币将如何盘活RWA的流动性?

就在《稳定币条例》生效后不久,8月7日,由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发起的香港RWA注册登记平台宣布上线。这绝非巧合。RWA,即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被视为区块链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核心路径。无论是政府发行的绿色债券,一栋摩天大楼的所有权,还是一批碳信用额度,理论上都可以被分割成代币,在一个全球性的、7x24小时不间断的市场上进行流转。

拧开水龙头:香港稳定币将如何盘活RWA的流动性?

但这其中一直存在一个核心障碍:用什么来交易这些代币化的资产?用比特币或以太坊?它们的价格波动会让任何严肃的金融机构望而却步。用传统的银行转账?这又回到了T+2结算、交易时间受限、中介成本高昂的旧世界,RWA的效率优势荡然无存。

香港的合规稳定币,正是这个难题的答案。它如同一套标准化的数字集装箱和自动化港口系统。当一笔RWA交易在链上发生时,智能合约可以自动执行“一手交钱(稳定币),一手交货(RWA代币)”的原子化结算(DvP),整个过程无需信任中介,在几秒钟内完成,且风险敞口几乎为零。

如果说RWA是正在被打包的下一代数字货物,那么合规稳定币就是承载这些货物高效流转的传送带。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透露的数据为此提供了注脚:截至2025年7月中,银行数字资产相关产品及代币化资产的交易总额已达261亿港元,同比增长233%。货物已经开始上路,现在,这条由稳定币铺就的高速公路也正式通车了。

如果说RWA是香港瞄准的第一个战场,那么全球贸易金融则是其视野中一片更广阔的蓝海。这片蓝海的入口,就在香港的脚下——粤港澳大湾区。

根据官方数据,仅2024年,大湾区内地九市的外贸进出口总值就已超过8万亿元人民币。在这庞大数字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中小外贸企业,他们长期承受着传统跨境支付的“不能承受之重”。一笔跨越边境的货款,往往需要在代理行之间辗转数日,每一次流转都伴随着高昂的手续费和汇兑损失。复杂的信用证流程,更是占用了企业宝贵的现金流,成为其发展的桎梏。

稳定币为此提供了一种近乎魔法般的解决方案。试想一个场景:东莞的一家玩具厂向一家香港贸易公司出口一批货物。双方不再需要通过银行开立信用证,等待漫长的电汇过程。香港公司只需通过持牌发行机构,将港元兑换成合规的港元稳定币,然后直接在区块链上将这笔款项转入玩具厂的数字钱包。几乎在交易发起的瞬间,货款就能到账。

这并非纸上谈兵。早在条例正式生效前,渣打银行等金融巨头便已在香港金管局的监管沙盒中进行了相关试验。据参与者透露,通过使用代币化的离岸人民币(CNH)进行小范围的跨境贸易结算,交易成本和复杂性得到了“大幅降低”,效率提升显著。一些早期试点的案例甚至显示,结算成本可削减高达90%。

对于在激烈竞争中争夺微薄利润的中小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久旱甘霖。大湾区国际资讯科技协会会长杨德斌曾表示,香港在此时推出《稳定币条例》,是在监管方面与时俱进的体现。这种“与时俱进”,正是对准了区域内实体经济最迫切的痛点。香港稳定币的目标,是成为大湾区乃至“一带一路”沿线贸易的数字结算层,将自身嵌入全球供应链的血脉之中。

谈及稳定币,任何人都无法绕开Tether(USDT)和Circle(USDC)这两座大山。它们凭借千亿级别的流通量和巨大的网络效应,早已成为加密世界的“数字美元”。香港的合规稳定币,如何在巨头的阴影下求生?

答案是:不求生,求共存。香港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在USDT的主场——那个以C端散户、投机交易和纯链上DeFi应用为主的加密原生世界里进行肉搏。它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赛道,一场针对B端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TradFi)的“错位竞争”。

对于一家需要接受审计的上市公司,或是一家管理着客户资产的基金而言,使用储备不透明、监管地位模糊的USDT进行大额结算,是不可想象的业务风险。而由香港金管局背书、储备清晰、完全合规的稳定币,则能无缝地接入它们现有的合规与风控框架。它们的目标客群完全不同,一个服务于“狂野西部”的冒险家,另一个则服务于“金融中心”的正规军。

这场竞争的背后,更深藏着香港与内地之间政策互动的艺术,一场精妙的“双人舞”。众所周知,中国内地对加密货币交易采取严厉的监管政策,但与此同时,正倾尽全力推广主权数字货币(e-CNY),并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在这一宏大背景下,香港作为“一国两制”下的独立关税区和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其角色变得微妙而关键。它成为了内地探索数字金融与国际接轨最理想的“防火墙”和“试验田”。

一个由香港持牌机构发行、受香港法律监管的离岸人民币稳定币(CNH稳定币),可以在全球区块链网络上自由流通,用于贸易结算和金融交易。这既能有效测试数字形态的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接受度和应用场景,又不会对内地本土的金融稳定构成任何冲击。它巧妙地在内地严格的资本管制和人民币走向世界的愿望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使得香港不仅是在为自己谋划,也在为国家更宏大的数字货币战略扮演着探路先锋的角色。

因此,当我们再次审视香港的《稳定币条例》,其全貌已然浮现。它不是一次简单的监管行动,而是一次深远的战略投资。通过打造一个全球最可信的稳定币体系,香港正为自己预订了通往下一代数字金融世界的两张关键门票:一张通往万物互联的RWA时代,另一张则通往高效、普惠的全球贸易新纪元。

世界看到的,或许只是香港金融法规中新增的一个章节。但棋盘之内,一个关乎未来金融基础设施主导权的全新格局,已然悄然开启。

Chat en vivo

Equipo de atención al cliente

En este momento

Estimado usuario de LBank

Nuestro sistema de atención al cliente en línea está experimentando problemas de conexión. Estamos trabajando activamente para resolver el problema, pero por el momento no podemos proporcionar un plazo exacto de recuperación. Le pedimos disculpas por cualquier inconveniente que esto pueda causarle.

Si necesita ayuda, contáctenos por correo electrónico y le responderemos lo antes posible.

Gracias por su comprensión y paciencia.

Equipo de atención al cliente de L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