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seiteW Neuigkeiten开源如何塑造Web3的信任与竞争

开源如何塑造Web3的信任与竞争

2025-10-16
开源已成为Web3项目的核心准则,既带来透明度和社区共建优势,也导致竞争加剧和护城河稀释。项目方需在开源与差异化之间寻找平衡,通过治理、生态和品牌构建长期价值。
开源如何塑造Web3的信任与竞争

在Web3的世界里,开源几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去中心化、透明、可验证,这些理念天然和“公开代码”绑定在一起。一个区块链项目如果不开源,往往很难获得社区的信任。投资人也会质疑:既然说自己去中心化,为什么要藏着掖着?

这种观念,并非凭空出现。它延续自互联网的“开源运动”。

从上世纪90年代的Linux,到2000年代的Apache、MySQL,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ndroid,开源软件一步步建立了一个新的共识:代码应该属于全人类,而不是某个公司。

到了2009年,比特币诞生时,中本聪把源代码直接开在了SourceForge。没有审计公司背书,没有政府许可,唯一的信任来自任何人都能下载代码、运行节点、验证交易。进而,开源开始成为Web3世界的一条准则。

不过,开源的意义远不止于透明。开源意味着,任何开发者都可以fork、改进、提交代码。很多Web3知名项目都通过开源的方式,与社区、开发者建立起一种“技术共识”。

最典型的,当属以太坊。它的开源代码不仅被直接复用,衍生出数百条EVM兼容链,也吸引了无数开发者以贡献者的身份加入,推动协议本身不断升级。比如,2015年社区开发者Fabian Vogelsteller提出EIP-20(也就是后来的ERC-20),奠定了代币基础,成为DeFi繁荣的基石;再比如,2017年Dieter Shirley(CryptoKitties的首席架构师) 等人提出的EIP-721,成为现在NFT的基础标准;乃至社区研究员Eric Conner等人发起了EIP-1559,在交易费机制上带来颠覆性改进,影响了以太坊的经济模型。

可以说,正是因为开源,以太坊才能不断吸引新开发者加入,并让“外部贡献”逐步变成“行业标准”,形成真正的网络效应。

但问题在于,开源并不是免费的午餐。它带来的,不只是信任与共建,也意味着“门槛降低,护城河稀释”,以及赤裸裸的竞争。

当你把底层代码摆在阳光下,竞争者几乎可以零成本复制。历史上无数“以太坊杀手”就是这样诞生的:从EOS到Tron,再到后来一系列EVM兼容链,它们大多直接复用以太坊的代码库,只是在共识机制、性能参数或者资金补贴上做了调整。

开源如何塑造Web3的信任与竞争

同样的故事,也出现在应用层。最典型的就是2020年的DeFi夏天。Uniswap用AMM模型开创了去中心化交易的新范式,但由于合约完全开源,SushiSwap在几乎没有研发成本的情况下直接复制了代码,并加上额外的流动性挖矿激励。短短几天,Uniswap超过10亿美元的流动性被吸走,市场一度以为SushiSwap会彻底取代它。

事实证明,开源降低了创新门槛,却也放大了“吸血鬼式竞争”。Web3项目方需要的不仅是技术领先,还要有品牌、生态和治理上的持续积累,否则单靠代码并不足以构成护城河。

这也导致了一个悖论:越是开放的项目,越容易催生竞争者;而越是封闭的代码,越难赢得用户和投资人的信任。

那么,Web3创业者该怎么办?Portal Labs认为,以下几点或许可以给到支持。

代码开源能吸引开发者和社区,但真正决定项目价值的,是后续的持续建设。以太坊之所以能穿越周期,不是因为EVM开源,而是因为它形成了EIP提案机制、基金会支持、长期开发者社群这些“配套制度”。

对Web3创业者来说,开源只是敲门砖,护城河要靠治理、生态和网络效应来构建。

Uniswap之所以最终稳住阵脚,并不是因为它的代码独一无二,而是因为它在开源之外持续构建了自己的壁垒。它不断推出V2、V3迭代,率先引入集中的流动性设计,提升了资金利用效率;它通过基金会和治理机制,吸引开发者和社区形成长期绑定;更重要的是,Uniswap已经成为DeFi的“默认入口”,品牌认知与合规探索都让它具备了难以替代的地位。

对于Web3创业者而言,如果选择开源,就必须思考:别人复制了代码,是否能复制产品体验、社区氛围、合规架构和合作关系?而这些,往往才是真正决定长期生死的部分。

开源不只是风险,也可以反过来放大势能。很多项目采用“分层开源”——底层协议开源,方便社区共建;核心算法或应用层保持闭源,形成平衡。比如DYDX的底层撮合逻辑是开源的,但它的风险控制和撮合引擎核心保持闭源,确保差异化优势。

也有团队把开源当作业务拓展工具,通过降低接入门槛,让别人推动生态成长。典型如Cosmos SDK和Polkadot Substrate,它们通过全开源的底层框架,吸引无数公链项目在其生态上二次开发,最终把“别人的创新”反哺成自己的网络效应。

开源既是Web3的信任基石,也是创业者的双刃剑。它能吸引开发者、催生生态,却也放大竞争、稀释护城河。但开源,不是“要不要”,而是“怎么开”的问题。真正聪明的Web3创业者,既不会盲目封闭,也不会天真地全盘放开,而是会在信任和竞争之间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中间道路。

如果你决定开源,那么以下是Portal Labs的开源建议清单:

1.明确边界

协议层、智能合约等基础代码,建议全开源,用来建立透明度和信任。商业算法、撮合逻辑、风控模型,则可以闭源,形成独特优势。

建议在GitHub上分仓库管理,标注开源许可协议(如MIT、GPL),内部模块独立闭源维护。

2.制度化共建

学以太坊的EIP模式,设立提案流程(PR → 审核 → 社区投票)。

可以建立公共Discord/论坛,设立「提案提交」板块;每月固定一次社区Call审核提案。

3.快速迭代

开源意味着别人能复制代码,所以你的护城河要靠迭代速度。

建议设立「两周一个小版本、三个月一个大版本」的节奏,并把Roadmap公布在官网或GitHub Project中。

4.品牌与信任

在开源的世界里,技术可以被复制,但信任不能。真正的壁垒往往来自社区氛围和合规探索。

建议把安全审计、合规背书和社区活动当作“基本功”来做,比如

5.生态杠杆

把开源当作吸引开发者和企业的工具,而不是单纯的“献代码”。

比如:

Live-Chat

Kundensupport-Team

Soeben

Sehr geehrter LBank-Benutzer

Unser Online-Kundenservice hat derzeit Verbindungsprobleme. Wir arbeiten aktiv an der Lösung des Problems, können jedoch derzeit keinen genauen Zeitplan für die Wiederherstellung angeben. Wir entschuldigen uns aufrichtig für etwaige Unannehmlichkeiten.

Wenn Sie Hilfe benötigen, kontaktieren Sie uns bitte per E-Mail und wir werden so schnell wie möglich antworten.

Vielen Dank für Ihr Verständnis und Ihre Geduld.

LBank-Kundensupport-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