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美中關稅變化(截至2025年4月10日)
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關係仍然充滿緊張,兩國持續對彼此商品徵收和調整關稅。特朗普政府宣布的最新發展標誌著貿易限制的顯著升級,對全球市場、產業和消費者產生深遠影響。
主要關稅調整
1. 大多數關稅暫停90天(不包括中國)
2025年4月9日,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宣佈大多數新關稅暫停90天,但不包括針對中國的措施。這一舉措將大多數貿易夥伴的全球互惠關稅率降低至10%,同時將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到驚人的125%。政府將這一暫停視為促進與75個以上有意與美國討論條款國家的貿易談判的一項戰略措施。然而,中國被排除在外凸顯了對北京持續強硬立場。
2. 中國的報復措施
作為對美方加徵關稅的回應,中國已對所有美國商品徵收34%的報復性關税。這一升級反映了兩個經濟巨頭之間日益加深的貿易裂痕。中國領導人正在召開緊急會議,以策劃進一步反制措施,顯示出事態嚴重性。以牙還牙的關税戰可能會加劇雙方經濟壓力,消費者和企業承擔更高成本。
行業及供應鏈影響
1. 汽車行業
美國汽車行業正準備面臨自2025年4月3日起生效的新進口汽車及零部件25%关税。這一即將到來的漲幅引發了汽車銷售激增,消費者急於在價格上漲之前購買汽車。全國各地經銷商報告客流量增加,但長期前景仍然不確定。依賴進口零部件的製造商面臨上升生產成本,可能導致價格上漲和競爭力下降。
2. 物流與運輸
像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等物流公司正在努力應對关税變化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在疫情後過剩能力和疲軟運輸需求已經使其運營受到壓力,而新关税則威脅著供應鏈進一步中斷。更高消費者價格和短期物流瓶頸可能削弱盈利能力,使UPS及類似公司面臨艱難商業環境。
區域及全球貿易動態
1. 亞洲出口商聯合起來
在一次顯著轉變中,中國、日本和韓国已同意共同抵制美方关税。这一三方联盟旨在保護亞洲出口驅動型經濟體免受華盛頓保護主義政策影響。此外,三個国家还加强区域供应链建设,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以减少对外部市场依赖并增强韧性。
2. 市場波動與加密貨幣反應
关税公告使金融市場,包括加密貨幣市場出現波動。不安於經濟不確定性的
投資者採取風險規避策略,有些人轉向數字資產作為潛在通脹避險工具,加密市場對地緣政治發展敏感,引發劇烈價格波動,同時也給交易員帶來風險與機遇。
長期經濟及地緣政治後果
不斷攀升的关税可能會帶來持久影響,更高進口成本或推高通脹、侵蝕消費者購買力並抑制經濟增長。而中國采取報復措施則可能延長貿易緊張局勢、擾亂全球供應鏈並加劇地緣政治競爭。在更廣泛層面上,此類政策反映出更大的戰略競爭,而貿易成為影響力角逐的一個戰場。
結論
截至2025年4月10日,美中貿易戰已步入新階段,以陡峭の関税提升与报复行动为特征。在其他国家享有90天暂时缓解之际,中国被排除在外突显华盛顿与北京之间持续存在摩擦。从汽车到物流等行业都面临直接挑战,而中国-日本-韩国协议等区域联盟则预示着全球贸易动态正在重塑。而长期后果——经济不稳定、市场波动以及地缘政治冲突——仍是全球企业、决策者与消费者亟需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