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2新聞DATCo 2.0 诞生:当散户恐慌折价时,贝莱德正在悄悄入场

DATCo 2.0 诞生:当散户恐慌折价时,贝莱德正在悄悄入场

2025-11-13
比特币巨鲸Strategy的股票市值跌破其持有的比特币现货价值,mNAV跌破1.0,标志着DATCo 1.0模式解体。贝莱德等传统金融巨头却在此时入场,预示DATCo 2.0时代的到来。
DATCo 2.0 诞生:当散户恐慌折价时,贝莱德正在悄悄入场

11 月 13 日,一个惊悚的数据点在加密市场内部流传开来。

比特币的巨鲸代理——Strategy (MSTR.US)——其公司股票的总市值(约 662.3 亿美元),已经跌破了它所持有的比特币的现货价值(约 664.9 亿美元)。

DATCo 2.0 诞生:当散户恐慌折价时,贝莱德正在悄悄入场

这个数据释放的信号,远比比特币跌破 10 万美元更可怕。

它标志着 mNAV(市值与持有加密货币价值的比率)正式跌破 1.0。而 mNAV 大于 1.0 的溢价,正是 Strategy 创始人 Michael Saylor 过去四年来赖以生存的核心魔法 。

这也不是 Strategy 的个案。CoinGecko 在其最新的《2025 年 DATCo 报告》中证实,日本的小微策略 Metaplanet (3350.T),其 mNAV 也在 10 月中旬首次跌破 1.0。而 ETH 巨鲸 Bitmine Immersion Tech (BMNR.US) 的 mNAV 同样跌破了 1.0。

Digital Asset Treasury Companies

恐慌并非空穴来风。

扼杀

简而言之,当你的股价(市值)已经比你持有的币(净资产)还便宜时,你再增发股票去买币,就成了一个赔本买卖 。

这个死亡螺旋已经开始上演。

DATCo 进一步抛售加密货币的阴影正笼罩着该行业

就在市场因机构踩踏和死亡螺旋的恐惧而陷入绝望时,一个 Alpha 信号出现了。

BitMine Immersion (BMNR)——这家 mNAV 同样跌破 1.0 的 ETH 巨鲸——其主席 Tom Lee(华尔街知名策略师),转发了一条推文。

DATCo 2.0 诞生:当散户恐慌折价时,贝莱德正在悄悄入场

推文内容显示:贝莱德 (BlackRock)、Vanguard 和摩根大通 (JP Morgan) 等一众 TradFi 巨头,赫然出现在 BitMine 的机构股东名单上。

DATCo 2.0 诞生:当散户恐慌折价时,贝莱德正在悄悄入场

这简直是魔幻现实。

为什么在散户和加密 OG 们因 mNAV < 1.0 而恐慌死亡螺旋时,贝莱德和摩根大通这些“旧钱”巨头,反而正在悄悄入场?

答案是:市场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叙事反转。

散户和 TradFi 巨头,正在交易两个完全不同的 DATCo。

散户恐慌的,是 DATCo 1.0 模式的死亡。

这个由 Michael Saylor 在 2020 年开创的模式 ,本质是一个 Beta 杠杆工具 。它允许没有合规渠道的投资者(主要是散户),通过购买 MSTR 的股票,来获得对 BTC 的杠杆敞口 。

这个模式成功的唯一前提,就是 mNAV > 1.0。

投资者愿意支付溢价,是因为他们买的是未来的预期 。MSTR 利用这个溢价,通过 ATM 增发股票 ,疯狂融资买币,MSTR 的 BTC 持仓量从 0 飙升至 64 万枚 。

但在 2024 年 1 月现货 ETF 获批后,这个模式的根基就已经动摇了。

当贝莱德的 IBIT 可以提供 1:1 追踪 BTC、且管理费极低的敞口时,投资者(尤其是机构)为什么还要去购买 MSTR 这个溢价高达 3.1 倍(2024 年 11 月高点) 的昂贵替代品?

因此,mNAV 跌破 1.0,不是危机,而是价值回归 。

DATCo 2.0

TradFi 巨头是价值投资者,他们只买折价(mNAV < 1.0)。

而 DATCo 2.0 模式,正在解决 1.0 模式的两个致命弱点:

1. 弱点一:过分依赖“股权融资”

2. 弱点二:“没有可持续的现金流”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 Tom Lee 的那条推文,一切都清晰了。

贝莱德和摩根大通入股 BitMine (BMNR),不是在“赌”ETH 的价格(它们可以通过 ETF 获得更纯粹的敞口),而是在进行一次经典的华尔街“价值投资”:

它们正在购买一家现金流公司(通过 Staking 产生可持续收益),而这家公司的股票(mNAV 0.946),恰好正以折价的方式在交易。

这就是 DATCo 2.0 的真相。

市场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换仓:

抛售的阴影正笼罩着该行业

mNAV 跌破 1.0,不是陷阱,而是 TradFi 巨头正式入场的“邀请函”。

線上客服

客服團隊

剛剛

親愛的 LBank 用戶

我們的線上客服系統目前遇到連線故障。我們正積極修復這一問題,但暫時無法提供確切的恢復時間。對於由此給您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如需幫助,您可以透過電子郵件聯繫我們,我們將盡快回覆。

感謝您的理解與耐心。

LBank 客服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