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PEPE 加密貨幣及其重要性?
PEPE 是一種於 2023 年 4 月在以太坊區塊鏈上推出的迷因加密貨幣。該代幣的靈感來自網路上最具辨識度的迷因角色之一──青蛙 Pepe。不同於專注於技術或應用性的傳統加密貨幣,PEPE 純粹作為一種由社群熱情與網路幽默推動的文化現象而存在。
這個項目誕生於迷因幣在加密市場迅速流行的時期。其創辦團隊保持匿名,並以簡單的理念推出 PEPE:無預售、交易免稅、無官方藍圖。這種方式不同於大多數承諾廣泛開發計畫與應用功能的加密項目。
PEPE 很快成為歷史上增長最快的加密貨幣之一。上線後五天內,其市值就突破 1 億美元。到 2023 年 5 月,在一間大型中心化交易所上市後,市值達到 10 億美元。該代幣的成功顯示了網路文化與社群情緒在現代加密市場中的強大力量。
查看 PEPE 在 LBank 的市場表現
PEPE()價格
PEPE() 當前價格為 $0,過去 24 小時內漲跌 %,最近半年內漲跌 %。如需更多信息,請立即查看 PEPE 價格。
Pepe the Frog 的起源故事
Pepe 青蛙的創作者
Pepe the Frog 最早於 2005 年在獨立漫畫系列《Boy's Club》中出現。藝術家 Matt Furie 創作了這個角色,一隻以「feels good, man」著稱的悠閒青蛙。這個角色原本並非為了成為網路現象而設計。然而到 2000 年代後期,Pepe 的截圖已在 MySpace、4chan 和 Reddit 上廣泛流傳。
角色的多樣性使其非常適合迷因文化。網路使用者為各種情緒與情境創造出不同版本的 Pepe。他簡單的設計讓無限的二次創作成為可能。線上社群將他視為吉祥物,用來表達文字無法捕捉的情感。
Pepe 不僅僅是一個迷因。他成為了一種文化圖騰,代表了網路的集體意識。他的形象出現在政治討論、社會運動,甚至日常線上交流中。這種廣泛的認可使他在 2023 年成為加密貨幣吉祥物的理想人選。
Matt Furie 與 PEPE 加密貨幣沒有任何官方關聯。代幣的創建者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使用了他的角色,這在去中心化的加密世界中十分常見。原始藝術與加密項目之間的分離,仍然是投資者需要理解的重要區別。
PEPE 幣的創辦人是誰?
Pepe 幣的創辦人最初身份不明,但後來被指與來自亞利桑那州、26 歲的景觀與航拍攝影師 Zachary Testa 有關。這一揭露來自 NotLarvaLabs 創辦人 Pauly(Jeremy Cahen),他在 Twitter 上聲稱 Testa 曾用 Pepe 幣的收益購買了一輛價值約 86.5 萬美元的紫色藍寶堅尼。Pauly 還指控他未讓 Pepe 青蛙迷因的創作者 Matt Furie 分享任何財務收益。
Testa 曾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修讀行銷,並透過個人網站展示其攝影作品。在他的名字曝光後,超過 17 兆枚、價值約 1,800 萬美元的 Pepe 代幣從專案的多重簽名錢包被轉移至主要交易所。這引發了市場反應,Pepe 價格於 2023 年 8 月 25 日下跌超過 15%。
PEPE 幣如何運作:技術細節與代幣經濟學
PEPE 作為 ERC-20 代幣運行於以太坊區塊鏈上。這意味著它遵循以太坊的標準代幣規則,並能與基於以太坊的應用程式與交易所互動。該代幣的智慧合約包含一些獨特功能,使其與其他迷因幣有所區隔。
代幣分配
分配 | 百分比 | 用途 |
流動資金池 | 93.1% | 於發行時被永久銷毀 |
多簽錢包 | 6.9% | 交易所上架、跨鏈橋、流動性、生態系統 |
總供應量 | 420.69萬億 | 固定供應(無法再新增鑄造) |
主要特點
- 無交易稅:買賣或轉帳皆為零手續費
- 合約已放棄控制權:無法再鑄造新代幣或更改核心規則
- 多重簽章安全:保留代幣需多方授權才能使用
- 標準 Gas 費:僅需支付以太坊網路的常規手續費
免稅政策使 PEPE 對於想避免額外成本的高頻交易者更具吸引力。合約放棄控制權提供了防止操縱的安全性,但同時也意味著該項目無法在必要時調整其代幣經濟模型。
PEPE 的爆炸性增長時間線
起點
PEPE 以 \$0.0000013 上線;Uniswap V2 交易量超過 9,000 萬美元;鏈上持有者超過 125,000 錢包(價格上漲 60%)
增長
代幣因鯨魚累積上漲 5.11%;因社交媒體熱度單週飆升 30%;川普當選勝利後創下$0.00002829 新高價
持續增長邁向 $0.00003
2025 年,PEPE 在約 $0.000011 價位交易,市值達 45 億美元,展現持續的迷因驅動動能。
PEPE 背後的匿名團隊
PEPE 的開發團隊至今完全匿名。沒有任何公開人物或知名加密圈人士聲稱擁有該專案。核心決策來自團隊所描述的「一小群領導者與信任的顧問」。
這種匿名性同時帶來機會與風險。團隊能在沒有個人責任或公眾壓力下運作,專注於專案本身,而不必面對個人名聲或批評。但這也意味著投資者無法調查團隊的背景或過往紀錄。
2023 年 8 月的一起事件揭示了內部團隊衝突。部分原始開發成員未經授權,將多重簽章錢包中的代幣轉移至中心化交易所。這引發了恐慌性拋售與價格大幅下跌。剩餘的團隊成員隨後銷毀剩餘代幣,並引入新的安全顧問。
缺乏正式治理意味著社群成員沒有直接投票權。所有重大決策皆在閉門狀態下完成。這種集中化控制與許多加密愛好者所重視的去中心化理念相矛盾。然而,它也使團隊能在關鍵時刻迅速做出決策。
來源:Pepe 官方 X 帳號
社群力量與社交媒體影響
PEPE 的成功完全來自其社群。該代幣沒有應用場景、沒有治理系統,也沒有開發藍圖。它的價值純粹源自社交媒體的關注與社群的熱情,這使它成為現代金融中一個獨特的案例研究。 Twitter(現為 X)是 PEPE 的主要交流平台。爆紅的推文與迷因能立即引發價格波動。Elon Musk 偶爾發布與 Pepe 有關的貼文,曾引發顯著的上漲行情。社群每天創作並分享數千個 Pepe 迷因,保持專案的熱度。
Reddit 社群則圍繞 PEPE 交易與迷因創作組織活動。這些群體協調買入行動並分享市場分析。Discord 與 Telegram 頻道提供即時討論空間,交易者在其中交流訊息與傳聞。這些平台的集體能量推動了 PEPE 的市場動能。社群的投入超越了單純投機。成員創作了大量以 Pepe 為主題的藝術、音樂與影片,甚至開發非官方工具與網站來支持生態系統。這種草根式的創意讓 PEPE 即便在市場低迷時,仍能保持文化相關性。
重大爭議與安全疑慮
PEPE 遭遇的最大爭議之一,是開發者將一名早期投資者的錢包列入黑名單。該投資者原本以 26 美元投入,漲至 6,030 萬美元,但無法出售其代幣。該黑名單錢包持有約佔 PEPE 總供應量 0.6% 的代幣。開發者可能是為了防止大規模拋售導致價格崩盤而封鎖此錢包。
智慧合約中包含一個「onlyOwner」修飾符,賦予開發者相當大的控制權。他們可以隨意將錢包列入黑名單或凍結交易。這種控制程度讓許多重視去中心化與無需許可交易的投資者感到憂慮。
流動性問題也困擾著大型 PEPE 持有者。一項分析顯示,一名持有 5.9 兆枚代幣的投資者,按照當前市場需求,需要 46,200 年才能完全賣出持倉。這個極端案例凸顯了在迷因幣中大額套現的困難。
鯨魚操縱始終是一大威脅。單一鯨魚拋售 4300 億枚 PEPE 代幣,便導致價格下跌 14.14%。這些大戶能以單一交易撼動市場,而散戶投資者往往在這種突發波動中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來源:Pepe 官方 X 帳號
非官方發展與第三方項目
儘管缺乏官方藍圖,仍有數個非官方專案圍繞 PEPE 而出現。這些發展顯示社群能在沒有中央規劃的情況下構建生態系統。
Pepe Unchained 是最具野心的第三方專案。該專案於 2024 年初宣布,承諾提供一個第二層解決方案,以實現更快、更低成本的 PEPE 交易。該專案自行舉辦預售,並推出名為 $PC 的治理代幣。然而,它與原始 PEPE 團隊沒有官方關聯。
Pepe Messenger 提供以 Pepe 迷因為主題的去中心化加密聊天服務。用戶能匿名交流,並分享 Pepe 主題的貼圖與表情符號。該平台旨在將隱私工具與迷因文化結合。
Pepe Paint 支援 NFT 創作與交易,聚焦於 Pepe 風格的藝術作品。藝術家可以鑄造他們的 Pepe 變體,並將其出售給收藏者。此平台為 PEPE 生態系統增添了創意層面,超越單純的代幣交易。
這些專案獨立運作,沒有協調合作。它們展現了迷因幣即便缺乏官方支持,仍能激發更廣泛的發展。但投資者應謹慎研究每個專案,因為它們承擔的風險遠超過主代幣 PEPE。
投資風險與市場波動
PEPE 是迷因幣極端波動性的典型案例。單日 20–30% 的價格波動十分常見,且往往與任何基本消息或開發更新無關。僅靠社交媒體情緒就能觸發大漲或暴跌。
該代幣缺乏內在價值或現實應用場景。不同於支撐區塊鏈網路或實現特定功能的加密貨幣,PEPE 純粹存在於投機之中。一旦市場情緒轉變或注意力轉向新的迷因,PEPE 的價值可能迅速崩潰。
市場操縱始終是持續的風險。協調的拉高出貨計畫會陷害毫無戒心的投資者。虛假傳聞透過社交媒體快速傳播。新手投資者常因 FOMO(害怕錯過)在高點買入,最終遭受重大虧損。
監管不確定性則增添了另一層風險。全球各國政府正制定針對迷因幣與投機性加密貨幣的框架。未來的監管可能限制交易、要求額外合規,甚至全面禁止某些活動。PEPE 投資者必須隨時關注其所在司法管轄區的監管發展。
儘管合約已放棄控制權,但智慧合約風險仍然存在。雖然無法再鑄造新代幣,但現有的控制機制(如錢包黑名單)依然有效。技術漏洞仍可能被發現。由於團隊匿名,若問題發生,可尋求的補救途徑相當有限。
比較 PEPE 與其他迷因幣

與 Dogecoin 或 Shiba Inu 等專案相比,PEPE 代表了純粹的迷因幣哲學。Dogecoin 雖然起初是個玩笑,但隨著時間發展出了實際的支付應用場景。Shiba Inu 則打造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去中心化交易所與元宇宙專案。PEPE 則刻意避免了這種以實用性為導向的做法。
在 Solana 上的 Bonk 提供了一個有趣的對照。Bonk 自推出以來便有明確的應用目標、DAO 治理以及與 Solana 生態的深度整合,提供了超越投機之外的實際功能。相反地,PEPE 的創建者明確拒絕了這種模式,而是專注於「純粹的迷因能量」。
免稅政策使 PEPE 與許多競爭對手區隔開來。大多數迷因幣會收取交易手續費,用於行銷、開發或持有者獎勵。PEPE 的零手續費方式對活躍交易者具有吸引力,但也限制了生態系統的發展資金。
PEPE 的市值成就超越了大多數迷因幣競爭者。其市值高峰達到 100 億美元,使其成為史上最成功的迷因幣之一。僅有 Dogecoin 與 Shiba Inu 曾達到相似或更高的估值。而這一成功並非依靠名人加持或大型行銷活動,而是其他專案常用的策略。
來源:Pepe 官方 X 帳號
PEPE 的未來:2025 年及其後
PEPE 在 2025 年已成為迷因幣市場中一個成熟的參與者。它歷經多次市場週期仍能存活,證明了其持久力。社群依舊活躍且富有創意,主要交易所也持續支援 PEPE 的交易。這些因素顯示,PEPE 不會像許多失敗的迷因幣一樣迅速消失。
然而,該專案因缺乏官方開發或應用計劃而面臨挑戰。其他迷因幣正增加功能、治理系統與現實應用,而 PEPE 必須完全依靠社群能量來維持相關性。隨著新迷因與新潮流不斷湧現,這一點將變得更加困難。
對迷因幣的機構興趣正在增加。一些對沖基金與交易公司如今已將迷因幣納入投資組合。PEPE 的流動性與市值使其對這些大型玩家具有吸引力。但機構的參與可能會改變 PEPE 原本由社群驅動的特性。
更廣泛的加密市場走向將對 PEPE 產生重大影響。牛市有利於像迷因幣這樣的投機性資產,而熊市則通常使投資者轉向更成熟的加密貨幣。PEPE 與整體市場情緒的相關性依然極高。
文化相關性將決定 PEPE 的長期存續。Pepe the Frog 已流行近二十年,這種持久力顯示該迷因具備超越短期網路潮流的生命力。只要 Pepe 在文化中依然具有影響力,PEPE 代幣就可能繼續獲得新一代網路使用者與加密交易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