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雲端挖礦和加密貨幣質押是產生被動加密貨幣收入的兩種主要方式。
雲端挖礦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切入點,即使沒有技術專業知識的使用者也能輕鬆上手。
然而,質押作為一種更穩健、更穩定、更永續的長期策略,越來越受到青睞。
這是因為與雲端挖礦的高風險相比,質押的營運風險較低。
質押也受益於更清楚的監管,而雲端挖礦則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
來源:LBank Earn Flexible
雲端挖礦 vs. 加密貨幣質押:獲利能力對比
在評估潛在回報時,顯然質押通常能提供更穩定、更可預測的收益,而雲端挖礦雖然能提供更高的回報,但投機性更強,風險也更大。
雲端挖礦收益 | 加密貨幣質押收益率 |
標準合約:典型的比特幣雲端挖礦合約提供的平均年利率 (APR) 為 5%-10%。 ZA Miner 等平台的收益也在這個範圍內。 | 儘管 Staking 提供的回報仍然會有所不同,但其回報更可預測,並且會根據具體網絡而有所不同。 |
潛在高風險騙局: 雲端挖礦產業也以投機性騙局而聞名,尤其是涉及瑞波幣 (XRP) 的騙局,這些騙局承諾年利率高達 100% 至 800% 的不切實際的回報。 這些騙局被廣泛認為是不可持續的,並且通常與龐氏騙局或徹頭徹尾的騙局有關。 |
截至 2025 年年中,平均年收益率 (APY) 如下:
|
什麼是雲端挖礦?
雲端挖礦是一種無需擁有實體硬體即可參與加密貨幣挖礦的方式。
它在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挖礦中尤其流行。該過程涉及從營運大型礦場或資料中心的公司租用算力,即「哈希算力」。
在這種方式中,您需要從雲端挖礦提供者購買一份合同,這實際上是對其挖礦設備的租賃。
作為交換,您將根據租用的哈希算力獲得部分挖礦獎勵,例如以 BTC 或 ETH 為單位的每日收益。這些收益是在提供者扣除服務和維護費用後計算得出的。
這種方法使更廣泛的受眾能夠參與加密貨幣挖礦,尤其是那些技術知識有限或居住在硬體和能源成本難以承受的地區的人們。
什麼是加密貨幣質押?
加密貨幣質押是權益證明 (PoS) 網路中的基本活動。它要求代幣持有者鎖定其加密貨幣資產,以幫助保護和驗證網路上的交易。
參與者有兩種主要的質押方式:
- 運行自己的驗證器節點,這需要技術專業知識。
- 將代幣委託給成熟的驗證器,這是更常見的方法。
透過為網路安全做出貢獻,質押者可以獲得獎勵,通常以更多加密代幣的形式發放。驗證器通常會從這些獎勵中收取少量服務佣金。
該領域近期的一個重大發展是流動性質押,由 Lido 和 Marinade 等平台提供。
這些服務發行衍生代幣(例如 stETH 或 mSOL),代表用戶的質押資產。
這項創新允許質押者在其資產保持流動性的同時獲得收益,這意味著這些資產可以同時用於其他 DeFi 應用。
雲端挖礦和質押的主要風險
這兩種策略都存在風險,但這些風險的性質和嚴重程度差異很大。下表提供了直接的比較。
風險因素 | 雲端挖礦 | 加密貨幣質押 |
平台風險 |
非常高。該行業「充斥著詐騙和欺詐行為」。 主要風險包括平台破產、缺乏透明度,以及可靠、經過審計的服務提供者「稀缺」。 |
中等。質押業已經「成熟」。 主要風險包括驗證者宕機或不當行為,這可能導致「大幅削減」懲罰,即部分質押代幣損失。 |
市場波動 |
高。收益以加密貨幣支付,因此突然的市場低迷可能會「一夜之間抹去法幣收益」。 對於投機性高收益計畫尤其如此。 |
高。質押收益也以加密貨幣支付,因此其法幣價值會受到代幣價格波動的影響。 |
流動性 |
低。初始投資通常會被鎖定,直到挖礦合約到期。 |
中等至高。 傳統的質押可能會有幾天或幾週的「解綁」期。 然而,流動性質押代幣可以提供即時流動性,從而有效消除這種風險。 |
操作風險 |
高。回報取決於用戶無法控制的因素,例如硬體過時和能源價格波動。 |
低至中等。對於委託人來說,主要的操作風險在於其所選驗證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
中心化 |
高。該行業由大型礦場主導,促進了中心化,違背了加密貨幣去中心化的精神。 |
中等。雖然存在大型驗證者,但 PoS 模型通常允許參與者網路更加分散。 |
環境影響與永續性
對於許多現代投資者而言,投資的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影響至關重要,而這正是雲端挖礦和質押挖礦截然不同之處。
雲端挖礦
這是一個能源密集的過程,與比特幣等工作量證明挖礦直接相關,後者每年消耗約 150 TWh 的電力,通常來自化石燃料。
雖然一些礦場正在採取措施,透過使用再生能源或遷往冰島等氣候較冷的地方以降低冷卻成本,從而提高可持續性,但該行業的整體環境影響仍然是一個「主要擔憂」。
質押挖礦
相較之下,質押挖礦採用「本質上節能」的權益證明共識機制。
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以太坊在 2022 年過渡到權益證明 (PoS),這使其能耗降低了約 99.95%。這一顯著差異使得質押挖礦成為「注重 ESG 的加密貨幣投資的明智之選」。
2025 年的監理與投資者適宜性
這兩種策略的監管環境也截然不同。
雲端挖礦面臨相當大的監管不確定性和挑戰。有些國家,例如科威特,已經禁止挖礦活動,因為它們會對國家電網造成壓力。
在美國,寬鬆的環境政策促進了挖礦業務的擴張,但也招致了環保組織的批評。
另一方面,質押則受益於更有利的監管前景,「面臨的監管障礙更少」。
該行業已經成熟,質押即服務提供者現在提供受監管的基礎設施,並配備審計、保險和託管解決方案。
這些發展使得質押成為機構投資者和注重合規的投資者的「可靠選擇」。
選擇適合您的策略
最終,在 2025 年,選擇雲端挖礦還是質押取決於您的投資者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和長期目標。
對於初學者和低技術水平用戶來說
雲端挖礦提供了一種簡單的「即插即用」模式,潛在年利率為 5%-10%。然而,透過交易所或流動性質押平台進行質押也是一種同樣簡單且通常更安全的替代方案。
對於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用戶來說
雖然投機性的 XRP 雲端挖礦方案可能宣傳年利率為 100%-800%,但它們風險極高且缺乏透明度。
更安全的高收益策略可能是在 Cosmos 或 NEAR 等新興網路上進行質押,對於願意管理稍微複雜一些流程的人來說,這些網路的收益率可達 15%-20%。
對於機構投資人和注重合規的投資人來說
質押顯然已經「領先」了。其受監管的基礎設施、審計的可用性以及保險託管解決方案是雲端挖礦行業通常無法提供的關鍵特性。
對於長期且注重 ESG 的投資者來說
質押是「更優策略」。它兼具監管彈性、低波動性和顯著的環境效益,與永續投資和 DeFi 的現代趨勢完美契合。
由於存在多種風險,雲端挖礦更適合投機交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