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挖礦是保障網路安全並向世界引進新幣種的基礎過程。但隨著產業的成熟,挖礦格局也在不斷變化。從硬編碼的供應限製到礦業巨頭的崛起,要了解 2025 年比特幣的現狀,需要了解其機制、經濟因素以及最新的市場發展。
查看 BTC 在 LBank 的市場表現
BTC()價格
BTC() 當前價格為 $0,過去 24 小時內漲跌 %,最近半年內漲跌 %。如需更多信息,請立即查看 BTC 價格。
比特幣挖礦有哪些不同種類?
挖礦已從愛好者的業餘愛好發展成為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如今,參與挖礦的方式有很多種:
- 礦池挖礦:這是最受歡迎的挖礦方式,礦工們整合各自的算力(哈希率),以提高他們共同挖出區塊的機率。獎勵根據參與者的貢獻進行分配,從而提供更穩定的收益。截至 2025 年初,兩個最大的礦池控制全網近 60% 的哈希率。
- 單獨挖礦:個人嘗試單獨挖礦。雖然成功的獎勵會更高(礦工將獲得全部區塊獎勵和手續費),但由於競爭激烈,挖到區塊的機率極低。
- 雲端挖礦:這種方式允許個人從第三方提供者租用算力。這種方式無需購買和維護昂貴的硬件,但需要簽訂合約並支付服務費。
比特幣挖礦需要哪些設備?
專業的比特幣挖礦需要專門的配置。行業標準是專用積體電路 (ASIC),這是一款專為加密貨幣挖礦而設計的強大電腦。礦工在選擇 ASIC 時,會考慮其哈希率(計算能力)、能源效率(以焦耳/太赫茲或 J/TH 為單位)以及初始成本。
除了硬體之外,礦工的配置通常還包括:
- 軟體:需要使用 CGMiner 或 BFGMiner 等程式將 ASIC 連接到礦池或比特幣網路。獨立礦工必須運行像 Bitcoin Core 這樣的全節點才能獨立驗證交易。
- 網路:穩定高速的網路連線對於接收即時交易資料和提交已完成的工作至關重要。
- 錢包:需要安全的加密貨幣錢包才能獲得任何挖礦獎勵。
比特幣網路如何保持安全和獲利?
比特幣的設計採用了自我修正回饋迴路,以確保其長期安全性和挖礦獲利能力,即使在區塊獎勵縮減的情況下也是如此。網路難度每 2,016 個區塊(約兩週)自動重新校準一次,以保持平均 10 分鐘的出塊時間。如果挖礦變得無利可圖,礦工退出網絡,難度就會下降,使剩餘的礦工更容易、更便宜地找到區塊。這種巧妙的機制確保了網路安全,並在 2021 年中國禁止挖礦後得到了證實,當時哈希率在幾個月內就完全恢復。
此外,交易費正成為礦工收入中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 2024 年 4 月 20 日,礦工單日交易費收入超過 8,000 萬美元,超過了他們從區塊獎勵中獲得的 2,600 萬美元。這一事件表明,隨著區塊獎勵逐漸減少,交易費可以提供強大的激勵機制來維護網路安全。
比特幣挖礦對環境有害嗎?
比特幣挖礦的能耗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議題。然而,認為其能源消耗將無限增長的想法是一種誤解,因為挖礦最終受制於盈利能力,而不僅僅是比特幣的價格。由於獎勵縮水和難度上升導致利潤率收緊,礦工們強烈地被激勵去尋找最便宜的可用能源,而這些能源通常是過剩能源或再生能源。
根據劍橋替代金融中心的數據,52% 至 59% 的比特幣挖礦由再生能源或其他低排放能源驅動。該產業逐漸擺脫化石燃料的趨勢是出於經濟需要,而政府推出的清潔能源誘因往往會強化這一趨勢。
比特幣時間軸:關鍵日期和事件
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我們達到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比特幣總供應量的 87% 以上已被開採。
中國的禁令
中國對加密貨幣挖礦的禁令迫使超過 50% 的網路哈希率遷移,證明了比特幣難度調整機制的彈性。
俄羅斯的監管
俄羅斯正式規範並合法化加密貨幣挖礦,標誌著全球監管環境的轉變。
礦工的收入
受 Runes 協議推出的推動,礦工單日交易費收入(8,000 萬美元)首次超過區塊獎勵收入(2,600 萬美元)。
開採的比特幣
已開採的比特幣總數達到約1,960萬個,佔總供應量的93.3%。
美國比特幣公司
由川普家族支持的公司 American Bitcoin 開始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交易,凸顯政治和企業對比特幣日益增長的興趣。
99%的比特幣
預測顯示,到 2035 年,99% 的比特幣將被開採出來。
最後的採礦
預計比特幣的最後部分將被開採,從而完成發行計畫。
比特幣的總供應量是多少?
比特幣最基本的特徵之一是其人為設計的稀缺性。該協議將總供應量硬編碼為 2,100 萬 BTC,這是一個固定的上限,除非進行打破共識的更新,否則無法更改。這種可預測且有限的供應量是其作為通貨緊縮資產的價值的核心。截至 2025 年 5 月,已創建約 1,960 萬 BTC,佔總供應量的 93% 以上。
由於「減半」機制,新比特幣的發行速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慢,即挖出新區塊的獎勵大約每四年減半一次。這種設計意味著,雖然預計到 2035 年 99% 的比特幣將被開採,但最終的零頭要到 2140 年左右才能產出。
比特幣的稀缺性如何影響其價值?
比特幣的稀缺性遠比其 2,100 萬的上限所暗示的更為極端。由於私鑰遺失、硬體損壞或忘記密碼,大量比特幣被視為永久遺失。這種現象導致了所謂的“強化稀缺性”,有效流通供應量不僅停止增長,而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悄悄縮減。與可以重新熔化和重複使用的黃金不同,丟失的比特幣將永遠消失。
據估計,永久失去的比特幣數量在 300 萬到 380 萬之間,其中包括被認為屬於其創始人中本聰 (Satoshi Nakamoto) 地址的超過 110 萬個比特幣。這種日益增長的稀缺性對市場有以下潛在的影響:
- 價格波動加劇:供應量減少可能會對市場需求的變化更加敏感。
- 長期價值更高:價值可能會更集中在那些積極且安全地控制其密鑰的人手中。
- 流動性溢價:可消費、流通的比特幣的實際交易價值可能高於大量處於休眠狀態或無法取得的比特幣。
比特幣挖礦如何運作?
比特幣挖礦有兩個關鍵功能:將新的比特幣引入流通,並透過驗證交易來確保網路安全。挖礦透過工作量證明 (PoW) 共識機制實現,礦工們競爭解決複雜的計算難題。礦工們進行快速的反覆試驗,將隨機數據(「nonce」)添加到交易區塊中,直到產生符合網路難度目標的有效「哈希值」。
第一個找到正確哈希值的礦工將獲得將新區塊添加到區塊鏈的權利。作為獎勵,他們將獲得新鑄造的比特幣(目前每個區塊 3.125 BTC)以及該區塊中包含的所有交易費用。
比特幣挖礦產業的最新趨勢是什麼?
比特幣挖礦產業正在成熟,並顯示出成為寡占市場的跡象,大型、資本雄厚的礦商受益於規模經濟,而小型礦商的利潤空間則越來越小。技術進步,例如更有效率的 3 奈米 ASIC 晶片,不斷突破營運效率的界限。
近期最重要的發展之一是企業和政界對該領域日益增長的興趣。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是,一家名為 American Bitcoin 的公司於 2025 年 9 月在納斯達克上市。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埃里克·川普稱,此次上市是「將比特幣帶入美國資本市場核心的歷史性里程碑」。此舉是川普家族從房地產轉向加密貨幣的更廣泛策略的一部分,此舉因潛在的利益衝突而招致民主黨人的批評。
比特幣的未來展望
展望未來,日益增長的稀缺性、市場日趨成熟以及企業整合的結合,預示著一個充滿活力的未來。比特幣供應日益緊縮,在與日益增長的需求競爭中,可能導致價格波動加劇。挖礦的競爭性質可能會導致市場進一步整合,大型企業將繼續主導該產業。隨著比特幣逐漸融入主流金融,其長期發展軌跡將受到技術創新、監管發展及其獨特的經濟設計的影響。